麓山学社读书会是一个纯公益的读书会,旨在培养大家阅读经典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喜欢读书思考的朋友提供一个交流阅读平台,采取精读书籍的方式要求参与者提前阅读相关章节,每次人数限制在10~15人,以期达到充分而深入的交流。读书会创办于2011年,一路走来有阳光也有风雨,故事很多感动也很多,有机会我们可以坐下来聊聊,我觉得把这些路上的故事记录下来又是一本书了。笔者参与麓山学社读书会最早可以追溯到13年下半年,一晃也有五年。但不变的是为读书人找到一个小憩之地,阅读经典书籍的初心。
其实品茗如同品人品书,中国茶可谓五颜六色,红茶、绿茶、黑茶、花茶、白茶,从制作工艺上可以分为后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不发酵,所谓发酵茶就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后发酵就是在发酵基础上增加了渥堆的过程。
因为茶性寒凉,通过发酵可以去掉茶叶中天然的寒凉之性。(“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 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陆羽《茶经》)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一期的读书会。首先介绍下我们这一季读的《反脆弱》,这本书是塔勒布三部曲的第三本,前面还有《随即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塔勒布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投资大师,他精通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文字看过很多经典,深受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思想的影响这方面跟索罗斯很像。你读他的书会觉得很难把握,因为由于作者知识面很宽他在阐述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各种知识来说,涉及到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生物、心理等等,特别对政治体制的评价对集权体制的高度脆弱性一旦崩解造成的巨大社会冲击力,塔勒布抱有深深的忧虑。如果你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多时候可能有不知所云的感觉,特别作者还有比较深的西方哲学修养这使得他的作品还加入思辨性,看起来比较费脑子。不够塔勒布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瞎扯,所有这些天马行空的叙述,有一条红线始终贯穿,那就是什么样的生活、做法、制度是具有反脆弱性的,我们如何达到反脆弱性,一个生命体一个经济形态或政治形态本身其实就具有反脆弱性,只要你不过度干预。他很赞同自由主义的思想,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就是这种观点。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需要过多干预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管理,政府只需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维护市场秩序,让市场发挥他自身的调配资源的作用那就是最高效的。要读懂这本书可能除了认真阅读文本外,还需要做一些延伸阅读,比如西方哲学、中国历史、世界史、塔勒布三部曲另外两本等等。这其实也是读书的魅力,为了读一本书激发你阅读其他书的兴趣,而且通过这本书作者的介绍让你知道该读哪些书,知道哪些书比较有价值。
这次沈佳书友分享的是本书的第七八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塔勒布一如既往地贯彻他的反脆弱思维,提出人类不要对社会对经济过度干预,不要迷信科学预测,把自己摆到上帝的位置。塔勒布先是举了由于过度医疗导致医源性损伤比如为了避免发烧炎症割掉扁桃体我们自认为无用的器官(现代医学还很幼稚很多人体的奥秘根本没有认识,他就是在一个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中成长,他还太年轻还在路上。例如我们熟知的抗生素门类很多,原来经常用,当宝贝一样的青霉素四环素,现在都因为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基本停用了。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治疗方法将来或许都是问题。)但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自己需要做些功课,你如果对医学一窍不通,自然只能交给医生。中医《伤寒论》序言中医圣张仲景就坦言“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另一方面塔勒布还谈到计划经济的狂妄,想将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自己计划中,结果代价就是巨大的灾难。作者举了前苏联搞集体农庄饿死很多人的例子。其实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早就提出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市场,市场本身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经历30年计划经济经济濒临崩溃,终于醒悟到政府干预经济之害开启了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十八大和十九大更是坚定要不断深化经济改革的思路,让市场在更大程度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让经济更有效率。
一位书友还提到日本花粉症问题,他感到困惑日本人会因为花粉过敏,后来了解到原来日本人太爱卫生清洁导致身体脆弱性,成为花粉易感人群。这就是人为干预导致身体受损。周静书友提到孩子生病不会轻易用抗生素打点滴,能让孩子自愈的就不吃药,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让身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反脆弱性,同时她也提出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否则你不得不依赖医生。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会,让我们能够更有动力和耐心读完一本经典书籍,也敢于去啃硬骨头,书友们也有这样的共识如果只是读一些快餐文化心灵鸡汤虽然读得轻松,但是没有多少收获,只有当你花了很多功夫去读去思考才明白的书,你的收获才是大的你的思想也才会因为这样的作品而充实。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阅读和交流思考心得的快乐,这是一种直面真理的快乐也是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的三种快乐中最为快乐的,因为她是一种积极的快乐而不是如吃饭睡觉仅免于饥饿、失眠的消极快乐。
附陆羽《茶经》原文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
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木并]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
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木并]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
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
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
,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上艹下设],四曰茗,五曰[下艹下舛]。[原注:周公云:[木
贾],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上艹下设]。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
或曰[上艹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
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
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
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
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上艹下尼]使六疾不[冫廖]。知人参为累,则茶
累尽矣。
二之具
[上竹下赢]:一曰篮,一曰笼,一曰[上竹下吕]。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
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上竹下赢],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上竹下赢],
不如一经。”颜师古云:“[上竹下赢],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
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
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木卷]。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衤詹]: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衤詹]置承上,又以规置 [衤詹]上,以造
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上艹下旁][上艹下良],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
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
[上启攵下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
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
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
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
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
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
者,以其藏养为名。]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
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
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
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上封下牛]牛臆者,
廉[衤詹]然;[原注:[上封下牛],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轻飙拂水
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
于蒸捣,故其形[上竹下丽][上竹下徙]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
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
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
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
否臧,存于口决。
四之器
风炉(灰承)[上竹下吕] 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
囊瓢竹[上竹下夹] 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污墁。凡三
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
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
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
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滞(土旁)[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
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
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
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
灰承,作三足铁[木半]抬之。
[上竹下吕]: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上竹下吕]形织之。
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口①,铄之 。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
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木追],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上竹下夹]: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句[钅巢]之属。
以铁或熟铜制之。
[钅复](音辅,或作釜,或作[鬲甫]):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
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
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
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
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稚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
恒,而卒归于铁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钅复]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
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以桔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
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
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未,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
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才,口径四寸。
则:以海贝、蜗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
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
水方:以稠(木旁)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缝漆之。
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之意;以熟铜、苔
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
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
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舛(艹头)赋》云:“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
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上竹下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
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
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
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艹舛]赋》
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
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
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上竹下吕]。其纸[巾巴]以剡纸夹缝令方,
亦十之也。
札:缉[木并]榈皮,以茱萸莫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以贮洗涤之余。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拖(纟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
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纤
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
寸,阔二尺。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火票]焰如钻,使凉炎不均。特以逼火,屡其翻正,
候炮出培[土娄]状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
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
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
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原注:
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
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
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注:《[上艹下舛]赋》所谓“水则岷方
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
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
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原注:啜,尝
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卤舀][卤监]而钟其一味乎,[原注:[卤舀],古暂反。
[卤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
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原注:字书并《本草》:“沫、饽,均茗沫也。”饽蒲
笏反。]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漂
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
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
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上艹下舛]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莆方攵]",有之。
第一煮沸水,弃其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
[原注:徐县、全县二反。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
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
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注:碗数少至三,
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
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
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注: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备。]
其味甘,[木贾] 也;不甘而苦,[上艹下舛] 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口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
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
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
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
以汤沃焉,谓之[病字头下奄]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
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
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
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
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
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
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之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
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亻叔],谢冠军安石,
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
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
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邪王肃。
宋:宋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
齐:世祖武帝。
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责力]。
《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木贾],苦荼”。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
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上艹下毛]之。其饮醒酒,
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司马 相如《凡将篇》:“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檗,蒌苓,X草,
芍药,X桂,漏芦,蜚廉,萑菌,[上艹下舛]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
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荼曰[上艹下设]"。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悉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
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上艹下舛]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原注:《晋书》以
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亻叔]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
所设唯茶果而已。[亻叔]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亻叔]四十,云:‘汝既
不能光益叔,奈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木半]茶果而已。”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
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岑一斤,皆所须
也。吾体中溃[原注:溃,当作愦。]闷,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
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妪何哉?”
《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
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
蕙芳,眉目灿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
荼[上艹下舛]剧,吹嘘对鼎[钅历]。”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
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桔,临
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吴馔逾蟹[虫胥]。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
乐,兹土聊可娱。”
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恒阳黄梨,巫山朱桔,南中荼子,
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
李、杨梅、五味、橄榄、悬钩、葵羹各一杯。”
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
桂茶[上艹下舛]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
[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原注:生衡山、茶陵二
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 [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
二县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原注: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舒州次,
[原注:生义阳县钟山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
[原注:生盛唐县霍山者,与衡州同。]蕲州、黄州又下。[原注:蕲州生黄梅县山谷,
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原注: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若生山
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
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同。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
州次,[原注: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君同;生圈岭善权
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原注:宣州生宣城县雅山,
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
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
润州、苏州又下。[原注:润州江宁县生傲山,苏州长洲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
梁州同。]
剑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
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
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
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
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
润州同。]
浙东:以越州上,[原注: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
同。]明州、婺州次,[原注:明州[贸阝]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
同。]台州下,[原注: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原注:福州生闽方山山阴。]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
之,则[上启夂下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
承、炭挝、火[上竹下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
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纟亘]入
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上竹下夹] 、
札、熟盂、鹾簋悉以一[上竹下吕]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
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
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