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上海俱乐部5周年庆典活动,我踏上回程的火车,没有买到卧铺,也没有补卧铺。就这么干熬了一夜,痛苦经历就别提了,有相似经历的伙伴相信会产生共鸣,特别困还睡不着,睡不踏实,心中的莫名之火异常的高涨。不知道从哪一站上来的一位妈妈带着1岁半的孩子坐火车。真的很佩服这位妈妈,带这么小的孩子坐硬座,说是也没有抢到卧铺,期待上车能补票。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登记人员,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位妈妈很让我刮目相看,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哄,因为孩子小晚上要睡觉,但车厢中到处都是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睡觉很不舒服,睡醒了好几次,每次醒来都会吵闹。我看着都很焦虑,但那位妈妈一直耐着性子哄着孩子,冲个奶粉希望能够吸引孩子注意。结果不给面子,直接拿手打开,应该是想睡觉就是睡不着,那种感觉不舒服就是要哭。
以前我也见过这样的父母带孩子坐车,很多次都是看到大喊大叫,大声斥责。这次给我的感觉不一样,这位妈妈很有耐心,对孩子也有足够的爱心,慢慢的陪着孩子梳理情绪,进入梦乡。期间我多次看到她紧锁眉头,也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是啊,深夜了还无法睡觉,这孩子咋这么不省心呢!即便是这样还是和声细语的对待孩子,真让人佩服。这也许就是父母对孩子那种天然的爱吧。
从这一点又让我联系到自己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那些普通家庭,那些没有多少知识的父母,那些没有学习多少方法的父母们,他们都做了哪些可以让他们的孩子那么优秀。抛开那些高级的知识,高级的工具,环境,以及各类优越的生活环境,再仔细对比一下这几类孩子,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多数人都表现的很独立,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且有一定的行动力。这是为什么(发挥自己爱挖掘的特质)呢?以我现在的理解和见解,我所能看到的是家庭中那种无私的爱,这是任何第三方教练活动所替代不了的。因为爱,她没有设计好的课程步骤照样能给孩子及时反馈,适当关注(因为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事情多的时候还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较早的开始训练独立工作的能力。
不要被各类高级知识的包装所蒙蔽,那些都是方法。
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
那些只是方法,而家庭中那种无私的爱护与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成长环境,第三方机构那一个都无法替代这个环境。并且他们只能给孩子塞知识。所以着手构建家庭大学,寻找自己家庭适合的大学老师与大学知识,构建有效运转的家庭大学机构。用爱做核心cpu,催动家庭大学这套系统有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