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真热闹!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场景,元宵节那天,爸爸妈妈还要给我们蒸灯展、炸年糕、包饺子。
那时候,人们盼望过年,喜欢玩会。啥叫玩会?就是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表演武术、踩高跷、扭秧歌、担花篮、坐轿、划旱船、骑竹马、坐背阁、抬阁、坐八挂秋等。
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电视机都很少。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过节没事儿可干,一过春节,串完亲戚,就开始张罗玩会的事儿。会首带领几个负责人就开始挨家挨户收钱,三块、五块、十块、八块都行,说是自愿,其实也带点儿强迫的意思。
“给火神爷、城隍爷、土地爷等各路神仙玩会勒,多掏点儿吧,心诚则灵,他们会保佑你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的。”会首都是街道上有威望的人,说话办事让人信服,所以很少有人拒绝。
街道上的学校、工厂、商店也要出钱。三百、五百不等。
会首一般出一百,两百,也有捐一头猪、两头猪的。还有自己出钱,为会上添东西的。比方说,我二嫂有一年就给会上捐了一顶大花轿。
“要是俺家儿媳妇能给俺生个大胖孙子,俺给会上背三年鼓。”二军说。他真背了三年鼓。背鼓可是个重体力活。城关各个街道的会场都要走到,几十里路呢!几十斤的鼓背在身上,后面还有人拿着鼓槌敲。背鼓的人可真不容易。现在的鼓都是放在卡车上,司机开着车走。
正月初六、七,就开始有人敲鼓。鼓声一响,爱玩会的人就坐不住了。我本家奶奶、我二嫂、我对门徐大娘都是玩会的活跃分子,一进正月,她们就开始给全街道的大姑娘、小媳妇、小娃娃、小伙子、老爷们安排活儿。谁骑竹马、谁担花篮、谁坐轿、谁坐车、谁推车都有安排。上至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下到不会跑的吃奶娃,只要想出会,都能安排到。玩会那几天,几乎家家都是有多少人出多少人,家家户户都没留看门的,都到外面玩去了。玩会,看玩会,做玩会者的小跟班,家里哪有外面热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