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肺炎疫情蔓延,不敢出门,不能返工,遂在家中翻阅整理旧稿。希望严冬结束,春回大地,一切安好。
《聆音闲话》是高中时不好好学习偷偷写的各种音乐的“听后感”。当年自己还是很执拗的,不顾大考当前,握起中性笔,非写不可,从秋到春,一笔一划写了一整本。九年光阴转瞬而逝,平心而论,在那之后,我再没能够像这样在“热爱”的驱使下一鼓作气地完成一件事情了。尽管文字啰嗦稚嫩,却都是心里憋了很久的真心话。我决定挑一部分输入在这里,正好习惯一下Mac的键盘。
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 《星空》
让那些选择了焰火丝丝的世界的,就生活在那里吧。
我的内心,渴望着您的繁星。 ——泰戈尔
只有在真正的黑暗,无边的黑暗,温柔的、黑丝绒一般的黑暗中,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繁星璀璨,什么叫永恒的光明,什么叫震撼人心的烂漫,什么叫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满天的星光,便是宇宙最动人的传说啊……
钢琴的高音清脆而高贵,华丽唯美的旋律洒落一地星光,颂赞着来自宇宙的浪漫。
沉醉在音乐里,不禁幻想:那漫天繁星中,有一颗将载着我的生命驶向那夜的无限光明,驶向那不可知的永恒…… (2009.10.2)
《Kiss the rain》
你能想象淅沥的夜雨滴落在钢琴键盘上的清脆声响吗?
那轻柔的、跳跃的音符,构成了这绝无仅有的音乐美景——雨。那细腻婉转的旋律,恰似秋雨绵绵无绝期的心事涌动。
无限诗意在雨水的抚摸中恣意滋长,无限感触在琴声的抚慰中得以衍生。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Kiss the rain……
不要拒绝伞外的湿漉漉的世界,与我一起聆听——心灵的独语。 (2009.10.4)
《雨中漫步》
白日梦的钢琴曲,听后觉得作曲者才华横溢。
我真心爱着这首曲子,爱它质朴欢快的旋律。更加喜爱的,是调子里传达出的雨中漫步的动人情趣。
感受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耳边愁听雨潇潇”,这是在昏暗的室内多愁善感;一种是去伞下聆听精灵雨滴交响曲,这是真正的生机盎然、情趣无限。显然,《Step in the rain》表达的是后者。
擎把伞,或独自,或携亲友,听着伞上嘀嗒的音响,望着涂抹得色彩湿润的水彩画,满心是充满希望的欢喜!
别忘记那水洼表面上一朵朵的鸡蛋花儿呀,别忘记那润润的草色呀,别忘记那一树淡紫的梧桐花朦朦胧胧的美丽呀……
《初雪》
来自班得瑞的音乐专辑。比《平安夜》还安静的曲子。
干干净净的音符,缓缓流淌的旋律。雪点在路灯的光晕里,以舞蹈般的节奏,摇曳着坠落,以一种凄美的气质消融进冰冷的地面,或是被路人踏作一片泥泞。
落入人间,既无别样的欢喜,也无落寞的凄然,只是在冰冷里添进了少许恬静的温暖,在短暂的灿烂后回归久违的泥土。雪,是闯遍天涯回乡的游子,把苦涩藏在精致的外表下,安静地投入故乡的怀抱。心里的东西太沉了,结果反而是沉默。
小时候踏着夜色回家时,整个曲园里常常回荡着这首曲子很静很静的音符,带给我的,便是漂泊无依后的回归之感。心在每声清澈中被触动。
《天鹅》
圣桑这首曲子是适合用大提琴演奏的。
深邃得不可捉摸的湖水,悠然垂首的天鹅,丝绸一般的琴音缓缓划过。那是安徒生笔下的那种美和纯洁,淡然和优雅。
让人禁不住想起《基督山伯爵》中的瓦朗蒂娜。“人们曾诗意地描绘那种仪态风姿,比作顾影自怜的天鹅”。
顾影自怜。
最后一个音拖得很长,凝固了一切甚至时间。
《夜莺》
雅尼的作品中,最为中国听众熟悉的,恐怕就是《夜莺》了。
音乐大气磅礴。开始那声空旷寥远的笛声已经把气势抬得很高了,听者心中明白,曲中夜莺并非印象中那种叫声婉转缠绵的鸟儿,而是被赋予了一种更高远、更深情、更理想主义的情怀。笛声表现的夜莺叫声贯穿整曲,主旋律就简简单单一条,却因不同音色的表现而丰富迷人。钢琴先缓缓铺出主题,接着笛声渲染情绪,然后管弦乐队气势恢宏。中后部那一段儿几乎没什么伴奏的小提琴独奏堪称经典,接下来的大提琴小提琴一唱一和也美妙无比。这段抒情后乐曲进入高潮,管弦乐队把气势推向顶峰,全曲结束在笛声模仿的空旷的莺啼中,最后一丝韵味也变得悠长,和“落月摇情满江树”是一个意境。
一曲听罢,除了“惊叹”我再找不出别的词儿了。
《月光》
班得瑞的音乐。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班得瑞,他们的音乐对我而言普遍比较平静和舒缓,少有让我心里一动的旋律,也许给睡眠带来一些不错的效果。
专辑《月光水岸》里的《月光》却是例外。虽然是平静,即使是舒缓,却夹杂了一丝天真,一缕恬静,一点活泼,使得整首曲子精致起来。
我总认为“月光”作为此曲的名称略显单薄,并不能把其中的内容涵盖进去,反倒是这张专辑的名字“月光水岸”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说曲中清脆的音色是表现月光的清澈,还不如说活泼的月光在柔波中碎开来得贴切,因为那声音在清澈中蕴含着荡漾之感。如果你说那段柔美的管乐是在描绘月色的朦胧,能否比“月照花林皆似霰”、“汀上白沙看不见”来得幽美呢?
月光,水岸。分开他们少了多少自然的情趣呀。
《莲花》
神秘园的音乐,主奏是二胡和小提琴。
莲花象征纯洁,其绽放自然是优雅而神圣的。
浓绿浑圆的莲叶密密层层地遮掩了一池清波,在那绿影深处,是一朵即将绽放的白莲。充满赞颂的淡雅旋律悠然奏起,一层一层浓郁起来,仿佛每一片花瓣都在慢慢舒展,这个过程有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美丽,尽管显得那么遥远空寂……
她终于摇曳着完全开放了。于是音乐不再显得矜持和小心翼翼,骤然飘逸灿烂起来,颂赞起莲的亭亭傲骨。纵有“不胜凉风的娇羞”,却能在风雨雷电中不怯不恼,沉静安然——不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么?
雨点打过,又是一片云淡风轻,音乐又恢复了开始的旋律,可那仪容恬静的莲花,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
《声声思》
林海作曲。
雨打蕉叶的声音一层层地浓了,随后又一层层地淡了,思念是被夜雨织成的么?
滴滴沥沥中,心再难平静。于是口琴奏起略带惆怅的旋律,配着宛若雨点的琵琶声不疾不徐地展开,展开,愈加强烈,达到高潮……
“弦弦掩抑声声思”,琵琶声可以渐渐变淡,却不会停止,因为夜雨未停,思念未停……
《踏古》
林海作曲。
节奏感极强的非洲鼓一开场便给人震撼。鼓点里,琵琶淡然而坚定地奏起古朴的调子。二者音色的显著不同形成了震彻心扉的对比,美到极点。
调子渐渐升上去了,琵琶飞珠滚玉般紧凑的高音动情得让人心醉。后来女声也加入进来,气氛变得高远、深邃,高音袅绕直上云霄。
曲终,琵琶重新不紧不慢地奏响那古朴的旋律,之后毫不犹豫地消失,只余鼓声依然有节奏地敲击我们的耳朵,豪情不减。
《不装饰你的梦》古筝版
这首粤语歌被古筝演绎出了别样的荡气回肠。
筝声在空气中的韵味是悠远、古朴、清亮的,而梦是飘渺的,二者结合产生的联想,恐怕是又旷远又清朗。“无边落木萧萧下”,这筝弹得潇洒,“断肠人在天涯”, 这筝弹得满腹心事无处诉,曲不惊人死不休。“不装饰你的梦”倾吐得坚决而痛快,桃花落时,谁来装饰你的风景?
钢琴版的也很好,相当酣畅,是一番别样滋味。
与梦飞翔——久石让写给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配乐
“我觉得飞行所表达的是一种挣脱地心引力而得到的解放。” ——宫崎骏
久石让的动画配乐我写了近半个本子,限于篇幅只挑几个打在这里。怀念少年时,和好友一起,把那么多吉卜力配乐结合截图画面做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PPT,要是那时候会做视频就好了。
《从天空中降落的少女》
这是一首“写给LAPUTA的柔情挽歌”。位于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片头。
几个轻快的音符跟随在两三句悠悠奏起的钢琴之后,一切仿佛正在揭开序幕。是的,风之女神已经吹开那密密的云朵,云朵笼罩的碧绿草原上转起一架风车,摇动的扇叶仿佛开启了智慧,开启了LAPUTA的文明。
弦乐演奏的主题旋律淡淡地果断地响起,每一句都在向高处进行,却在末尾处轻轻地落下来,拿蕴含其中的情绪已经把人带入一个充满着伤感的叹息的氛围中了。这几句平静却积蓄着泪水的提琴弦音里,齿轮转起来了,黑烟翻滚着从烟囱里冒出来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载着人们自在翱翔了——文明在迅速地进步,智慧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蓝天,把他们的渴望定格于飞翔,于是——
在雄浑的打击乐和轻柔明亮的竖琴声中,弦乐在凝重中宏大直到辉煌,一座广大的岛屿,在克服引力的强大力量中缓缓离开地面,凝聚着LAPUTA人的希望向着蓝天而去。天空的深处,飘着浮在云端的美丽城市——他们的梦实现了,甚至比想象中更加令人惊叹。音乐在铺陈中似乎接近高潮。
然而高潮却没有以意料之中的方式到来,响度并没有变强,音高反而降落,在低沉的管弦乐演奏的突然黯淡下来的旋律里,似乎有轰隆的雷声响过,闪电划破暗黑的云——一个壮丽的梦终于还是醒了。巨大的飞行器徐徐降下,成队的LAPUTA人涌成黑压压的线条,带着重回故土的欢喜回归大地。这段旋律的第一遍结束。
接着便是反复。
大提琴用深沉而平缓的声音抒情地奏出那个流露着感伤的开头,然而现在却夹杂着丝缕的安慰——依旧是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原,依旧是那架朴素到令人感动的风车。清风拂过,扇叶轻轻转动,扎麻花辫的女孩希达静静提着竹篮,裙摆随风柔和地飘舞。七百年LAPUTA的历史,终于回归田园的返璞归真。
于是画面又回到幽静的夜空,大提琴延续着诗意的安慰。两片厚实的青云向两边打开,从万米高空头朝下坠落着的希达出现了。突然间,小提琴高音奏出的高潮响起,在这最凄美、最悲壮、最震撼的弦音里,希达胸前佩戴的飞行石大放异彩,LAPUTA熄灭了七百年的文明之火重又绽放瑰丽夺目的光芒!伴着这神圣的光芒,希达的身体渐渐浮了起来。在音乐变缓变淡余音袅袅之时,她已平稳地躺在夜的空气里,缓缓地匀速下降了……
这便是仅仅十几秒的片头的内容。在通常容易被忽略的片头里,宫崎骏和久石让给音画赋予了太多沉甸甸的内涵,指引我们追寻这个七百年前如此发达的文明走向结束的真正原因。《天空之城》的主题曲有无数的版本广泛地流传在大街小巷,每一种都很动听,然而没有哪一曲有片头这曲《从天空中降落的少女》这样震撼,这样悲怆……
《空中散步》
《哈尔的移动城堡》在我看来是一个春天般的童话。我非常喜欢其贯穿整个电影的主题旋律,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演绎,勾勒出一片安宁的钢琴声,雨中滴沥泪水的钢琴声,战火中激昂紧张的弦乐声……然而最美的莫过于《空中散步》这一段儿了。
清澈柔和的小提琴拨弦铺垫了一次偶然却是必然的相遇。帅气的哈尔携惊慌的苏菲穿梭在橡皮人蠢蠢欲动的小巷,音乐多了一层阴暗紧张的色彩,之后随着哈尔的一个腾空戛然而止。竖琴轻柔空灵的声音承担了从黯淡到明亮的过渡。随着哈尔带苏菲在空中迈出第一步,提琴合奏的主旋律便灿烂地响在天上。天空湛蓝如许,两人的身体轻盈无比。优雅的音符绽开在圆舞曲的韵律里,完美地诠释了二人在小镇之上天空里的共舞。忽而一句钢琴把阳光惹得活泼了起来,接着最辉煌的弦乐奏起,哈尔把苏菲放在走廊上,纵身一跃而消失在广场里茫茫舞蹈的海洋里。音乐在高潮中结束得干净利落。
下面两首配乐来自我最爱的《千与千寻》
……金子发出灿烂的光芒,晃花了众人渴求的眼睛。小千微微怔了一下,抬起纯真的眼睛摇摇头。
“你的家在哪儿?你有爸爸妈妈吗?”
脑子里突然不知冒出不知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话,
“当你明白一颗钻石比一粒玻璃珠有价值时,你就可悲地长大了”。
《那个夏天》
几声钢琴淡淡地淌过夏天的阳光,躺在车上的千寻睁开慵懒的眼睛,无精打采地瞥着窗外单调的风景。这个十岁的小女孩脸上毫无这个年龄该有的欢喜与好奇,表情除了厌倦还是厌倦,厌倦新居,厌倦学校,厌倦一切引起厌倦的东西。送别的花儿萎谢了,千寻的心灰暗了。
汽车驶过灼热的路面,钢琴悠悠然诉说着这个夏天,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夏天。旋律没有太大的起伏,却在细腻的琴键流转中蕴含了令人心醉的美丽,宛若璞玉的光泽,并不灿烂夺目,却底蕴十足,耐得住时间的抚摸,守得住心灵的寂寞。美得纯粹而含蓄,简单却温暖。
钢琴的柔和婉丽倏然飘远了,弦乐的低音虽然还在奏着主旋律,但变慢的速度里笼了一丝黯淡。汽车仿佛出了故障,在密密的丛林里一路狂奔。变奏的主题在紧迫的弦音里开始大起大落,又被打击乐衬得铿锵。千寻被颠得左摇右晃。这一段疯狂的音乐徐徐落下之时,车停在了秘境的入口。
《第六站(海)》
铁轨铺在水下,列车浅浅地浸没在其中,溅起一路浪花。钢琴的低音缓缓流淌着,深邃又孤寂,好似海的波纹。小千登上列车,望着车中微微晃动的把手和深红色的座椅,目光里浮出一丝迷迷蒙蒙的笑意,这使得她看起来安恬而沉静。
弦乐忧伤而柔和地铺在钢琴后面,宛若车窗外面海面之上那染红天际的暮云的色彩。海上的黄昏美得让人伤痛。
宝宝变作的小老鼠自顾自玩得快活,无脸人安分地坐在身旁,小千静静看着他们,看着窗外,看着影子一般飘渺的乘客一个个奔向自己的终点。钢琴的每个音符里都写尽了孤独。
暮色一层层地深了,车窗外已是如墨的夜。乘客走光了,宝宝玩累了就躲在小千手里睡着了。列车依然飞驰着,车窗里闪过一盏盏街灯,不知能否照亮通往第六站的路。
弦乐的凄美柔婉中,钢琴细腻的乐音一点点高了起来,最终缓缓落下。小千凝望着无边的夜色,车窗里映出她孤独的眼神,还有嘴角坚毅的弧线。即便到了终点,结果仍然是个未知数。然而,她必须前行。
钢琴的尾音落下。
千寻。寻。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