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觉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体会,平等的做出调整,就是光。
娃又要录背诵视频,这是个梗。我提示他“很多著名的舞台表演者,比如跳舞的人,她们有个窍门应对观众的目光:就像只有一个人在跳舞一样,在舞台上跳”
娃想了一会说“录了视频发出去,就是会有人看呀,怎么是自己一个人呢”
他又想了一会说“这样吧,你先拿着手机对着我,不要录,我就对着镜头背一遍,适应一下镜头。然后我背第二遍时你再录”
然后录过了,依然有些磕巴紧张,但是进步是很明显得。15分钟全部搞定。(上一次2小时也没过去)
他表扬了我“妈妈,你这个背诵的方法果然很好,用起来很方便很快”(我以前给他的定义是不听劝,固执,撞倒南墙不回头,责任都指向他)
我内心默默的想,其实我在第一次和娃一起背时,就对自己的指导态度和技巧做一个调整,当时就应该很快。
只是当时,我认为“这么好的办法你用就好了,用不好和我没关系,是你的态度有问题”
这一次我觉察到了这个阻力,内外平等觉知到:好方法如果不能用起来,我就有调整的必要。
“方法在使用时,要让用的人找到一小步一小步自己感受到的好处。
所以我一句一句和他一起感受他的感受,他掌握了主动权,也体会到了这种感受,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不再坚持自己的正确方法。
尊重了他的感受和意见,做出了调整。
双方合作顺畅愉快”
2
之前读一个禅宗小故事,也对光有一个描述,只是当时没有体会到光的深意。
有一个青年,人生不如意,内心烦乱,去找禅师诉说内心的痛苦,希望禅师能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禅师说“你若有时间,可以和我一起在寺内生活一段时间,你可以做我的侍者,随我出入”
青年答应了。
过了一个月,一天晚上,禅师把青年叫到身边,问青年“你把你的烦恼说来给我听听”
青年想了一会,说“师父,好奇怪,我有好多烦恼都不见了,或者说对这些烦恼我好像不觉得是问题了,这是怎么回事”
禅师说“你去把房内的灯关了”
青年照做了,屋内一片漆黑。
禅师又说“现在你到桌边,把我的茶杯递给我”
青年说“师父,太黑了,不好找桌子,也不能确定茶杯的位置,怕会撞到自己,也可能会打破茶杯。”
禅师说“现在,打开灯”
青年打开灯说“师父,现在我看见茶杯的位置了”
禅师告诉青年“你来时烦恼重重,如同在暗室行走。经过一个月内观的修习,与我一起参禅论经,掌握了很多自我观照的方法,如同在暗示中开了灯,心内光明,在光明的照射下,烦恼自然减少了许多。”
我:心里开灯?什么意思?又是神秘主义
3
这种对自身和他人感受、体会的觉察,觉知,观照就是――光
学习过内观方法,冥想方法,以及各种自我了解的思想后。
逐渐体会到:时刻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觉察,觉知和观照,从感受和体会的角度,用自我和外界平等的思想,去处理一些日常琐事,内心烦恼会一步一步减少。
这种对自身和他人感受、体会的觉察,觉知,观照就是――光。
4
儒家修身第一法:自省。
孔圣人说每日三省吾身。
也走的是这个知己的路数。
知己没有主语,知己者是谁?内心的觉察和觉知,观照。
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也走的是觉知,自知之明的路数。
曾国藩称自己一生无所成就,除去自谦,我以为他也是在表达自己在“觉知,观照的自知之明”中的修为不够。
如果不讨论皇权,儒家认识自我,自我成长自我圆满的“知己者明”的方式方法也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