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活得漫无目的、了无生趣的父母,完全不能领略孩子的天性之美。看见孩子淘气调皮就加以责罚,听见孩子的有趣话语也无动于衷。
多么悲哀!孩子就像娇嫩活泼灿烂的花朵,生长在严寒贫瘠的土地上,没等绽放,就过早地枯萎了。
一个小孩抱着足球回家,他刚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
还没来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悦,就开始被嫌弃: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这组海报是“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经发布的,字在孩子身上,就像伤疤一样。希望警示家长,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严重伤害。
作家周国平说:“现在父母的普遍教育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孩子不小心弄碎了花瓶,低着头,不知所措。
还没等开口认错,父母难听的话语,席卷而来: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一个失落的孩子,拿着26分的考试卷。他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十分害怕的样子。
身上刻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写不完作业今天就打死你!”
………
这些,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
父母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对孩子嘲讽、谩骂甚至虐待,并且坚信自己是为孩子好。殊不知,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没有耐心和涵养的恶言恶语,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一点点地毁掉了孩子的自尊,伤透孩子的心。
就像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所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人,往往是最亲的父母。你习惯性的否定,可能摧毁了孩子弱小的自信,而你的打击给他带来的自卑感,可能会像恶魔一样缠绕他一辈子,让他不断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最受欢迎的25个TED演讲”中,Ken Robinson 的演讲排在第一位。他认为:“对于未知的事物,孩子愿意去尝试才是值得鼓励的,哪怕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
如果不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就会丧失创新能力,并且惧怕去尝试。”
“在失去想象力的大人眼里,孩子的想象力也成了罪过。”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其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