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的企业》第一章 序论:组织中的知识
【反常识卡】
常识:模糊和冗余不太可取,应尽量避免. 冗余反映在企业公司中的组织形式上就是重叠的劳动分工,这通常不为西方管理者所取,他们崇尚精细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
反常识: 模糊和冗余在知识创造的过程中非常有用. 模棱两可的语言可以引人无限遐思, 不会束缚人的思维,发散性强. 人们对新知识的获取通常都是从模糊混沌到清晰的. 在组织中,这种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可以通过冗余来实现, 这里的冗余是指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分享重叠的信息, 由于他们对这些重叠的信息都有一定的认识,又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彼此在交流中将各自的内隐知识转化为对方的外显知识, 而对方通过对外显知识的加深理解而吸收为自己的内隐知识. 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能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创造新的知识.
发现者: [日]野中郁次郎 竹内弘高
发现记录:
原文: "模棱两可"有时候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不仅可以作为新方向的源泉,还能够作为关于某件事物不同含义和新鲜思维方式的来源.在这个角度看,新知识源自混沌状态.
对西方管理者来说, 冗余具有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的含义听起来也许没有什么吸引力. 然而,建立"冗余"组织对知识创造过程的管理很重要.冗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鼓励频繁的对话和交流,这会帮助组织在员工之间创造"共同的认识基础",以利于知识的转移. 因为组织的成员分享重叠的信息, 他们可以感觉到彼此尽力要表述出来的东西. 基本上发生在信息共享上面的冗余,还通过组织渠道传播新的形式知识,因此员工可以对新的形式知识进行内在化.
[注: 这里的"形式知识"即外显知识, "内在化"即使其成为内隐知识,内隐知识在本书中被译为"暗默知识"]
出处:<创造知识的企业> 第一章 P15
例子:
1。日本企业将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当作重叠的过程,不同智能部门以重叠的劳动分工形式共同工作。许多日本企业将产品开发团队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小组,这些小组以不同方式分别进行项目开发,小组对各自提案的利弊进行辩论,这种“冗余”激励整个团队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一个项目,在团队负责人的指导下,团队最后形成对“最佳”方式的共同理解。
2。本田公司1978年欲开发一款新概念汽车,管理层只提了两项要求:
- 从根本上不同于公司以前任何汽车的产品概念
- 价格适中
这两项模棱两可的要求激发了项目组成员的无限想象,后来他们发明了该公司独特的城市型轿车 honda city, 理念是“人最大,机器最小‘,落实到实际产品即”高而短“型轿车。
启发:
关于冗余,联想到:
1。大公司和小公司之别: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会犹豫是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去大公司工作的一个顾虑就是,大公司分工特别细,一个萝卜一个坑,舒服但是不容易深度发展。每个人做的事情可能很少重叠,自己在行的知识其它同事可能没有需求。(当然大公司培训机会多,可以弥补一点,而且也鼓励分享)。小公司人少事多,一个人会同时做多个项目,会和更多的人有知识和经验的重叠,会经常有”你说的我也懂一点,你不懂的我来告诉你“的现象。
2。公司的培训:前面说了大公司分工精细,但培训机会多啊。问题是,培训多是带着耳朵去听,听讲师分享,自己未必真正吸收。事实上真的很多都是听了就忘。
3。公司的跨项目培训:还有一种培训,就是跨项目培训,你将你的项目工作内容及心得介绍给其他项目的同事,同事之间彼此了解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还是有问题。同样,如果其他同事不实际参与你的项目,他们还是听了就忘。而你在分享的时候虽然也加深了一些理解,但分享过程中往往讨论不起来或者达不到一定的深度,甚至会有鸡同鸭讲的效果,因为大家没有一些共通的知识。印象中Google公司鼓励员工满一年即可申请换部门,我觉得这个很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冗余效果。
4。对日本企业多个小组进行同一项目开发很震撼,我印象中很少遇到这样的形式,人力成本多贵啊,常常一个项目开启时,首要的就是Estimation,估算要多少人力物力,多少时间能完成。如果像日本企业这么搞的话,公司产品啥时候能上市。但我个人确实很欣赏日本企业的这种重叠分工模式,尤其是在项目开发早期,分成多个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拿出原型产品方案,各小组互相PK,哪个对公司更有利采取哪个。不过之后的代码实施阶段我觉得就不需要多个小组重叠作了。关键是设计和架构。
关于模糊,联想到:
1。老板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尽量给出模糊但不失大方向的指示,不用具体的实施类的指令。
2。有些老板操心的命,事无巨细都要管,没有必要,给员工一些想象和发挥空间多好,双赢
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用开放式的模糊语言,让孩子尽情想象,天马行空,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导。
4。分享自己的内隐或外显知识的时候却不要模棱两可哦。该准确的时候莫要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