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晴天。
“为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是最傻的。”这是我说的,因为我自己经历过和听过很多这样的男人和女人去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现有的工作和学业,去陪伴那个人,结果换来的只是被嫌弃。
打破平衡,就失去平衡。就像那句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变质。输出方得到后就会不再输出,甚至渴望得到更多。所以被输出方享受输出习惯后,发现输出方不输出了就会产生说你变了之类的。这个输出不止是钱还要感情投入,感情的投入上最难自拔的。
刚刚读到一个新词源自日本,叫做“无性别男孩”。是来自日本的一种打扮方式,指内心是个男人,但打扮的时候没有性别界限,穿一些女性的衣服,脸部化女性妆容。据说这个概念是日本星探丸本隆志提出,他觉得日本年轻男性在打扮上可以更“跳脱”一点,不必那么死板。他挖掘的艺人佐佐木便是一名典型的“无性别男孩”。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的确现在有很多男明星也是这样往中性上面走,会比较好看、时尚。其实很麻烦的,普通人就算了吧!太费劲了。我还是安静的在角落当一个美男子吧!
昨晚看金醉更新的《北洋夜行记》七个死在黄浦江边的苏北姑娘,凶手既然是用播放“音乐”的形式让女工跳楼自杀。这段“音乐”据说是一段咒语,是湘西下葬时念诵的。其实真相是女工在工厂高度工作的压力下,然后听到让人很诅丧的音乐,就会产生情绪低落,会觉得工作好累、生活不易之类的坏情绪。凶手是工厂的播音员,会定期播放那些让人诅丧的音乐。然后到了晚上,他会自己拿一个小的播放机在楼顶播放,当女工听到诅丧的音乐进入到低落的状态里,就会慢慢走向楼顶。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站在高处会感到眩晕,会萌生纵身一跳的冲动。这种冲动叫做“坠落欲望”。
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自杀行为的人里,60%无精神障碍,均是冲动型自杀。37%自杀未遂者自杀前考虑时间不超过五分钟,60%考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所以女工就会自杀,凶手被抓住时他承认他是在做实验,他原本是要报复厂长的。结果却整出这个实验,他死之前说即使鬼曲没有了阴魂也不会散。最后还真的有一个人继续跳楼了,我觉得应该是压抑加上工作压力。工厂本身就是封闭式的,而且工作极其枯乏无味,所以受之前事件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当时民国时期人的思想以及心理,没有完全开放和科普。
好困,吃完晚饭就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