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今天的领英今日必读,看到了这么一段话:作家冯唐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提到,[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于“确定感”]即你已经知道哪些事你能干,哪些事你一辈子干不了,然后你就发现工资被固定了、岗位被固定了、前途也被固定了……固定多了,就被钉死了。于是你开始接受了死工资与死工作,最终你反应过来,这辈子好像也就这样了。
还记得联合国提出的新的年龄分段:
1、18周岁至44岁为青年人;
2、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以及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
即青年组(29岁以下),
中青年组(30一39岁)
我,更愿意接受中国的划分方法,依旧坚信自己还是一个处于青年阶段的小仙女。
其实用年龄来判断一个人的人生状态并不全面,所以才会有心理年龄这个相对于自然年龄的心理学术语。
现在的你,处于什么阶段呢?
身边家里条件比较优越的朋友,他们的家长都会让孩子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高速服务人员。
01 她
朋友H考上了公务员,工资不多,领导事儿很多,经常抱怨领导让她干这干那,我总说你可以换一个思路,当成是对自己的锻炼,每每劝说她时,她总会以一句"你不懂"来终结谈话,更准确地说,是我放弃了劝说。
从她口中的描述很符合大众对公务员的认知,她觉得自己没有进步空间,晋升都要靠关系,考上公务员,最高兴的是她的爸妈,她家庭条件不错,工资也是月光。闲暇时间逛逛街,也总说我一辈子就这样了。
02 是她
朋友S, 在外地高速公路工作,工资不错,闲暇时间很多,钱多事儿多离家远。但我很少听到她的抱怨,她会控诉一些上司的奇葩事迹,但平时听到更多的还是来自她对同事身上优点的认同。
她业余时间学古筝,可以独立弹奏曲目,自己跑遍了中国,是个拍照高手,最近又学会了编手链,还顺便给我编了一个。她总说情路坎坷,但她从未放弃让自己变得优秀,我也相信,她会变得更好。
03 那么我呢
说完了别人,说说我自己,在一家很小的公司做着业务员,生活的压力一直有,虽然有很多颓废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我始终在朝前走,也没有想过回头。
生活啊,真的是一条不归路。只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年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过一段力所能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