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读《学得少却考得好》有感
英文书名《Learn More,Study Less》,翻译为中文版后的标题是《学得少却考得好》,又名《如何高效学习》,这委实吸引了不少考试一族。再看原作者Scott Young的个人经历,不由得让人怦然心动:在高中的时候,课下不学,也能考全班第二名。没有预兆的化学竞赛,一个半小时的卷可以四十分钟轻松交卷,并得第一名。在大学参加全日制的学习外,还业余经营企业;每周码7 000字;参加健身,主持演讲俱乐部,周末仍有时间参加聚会;自学了编程、商务、网页设计、动漫设计、作曲、写作;此外,还读了数百本书。
迫不及待地阅读这本书,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开始探秘之旅。全书结构明晰,共分为四块内容,第一部分是整体性学习策略;第二部分是整体性学习技术;第三部分是高效率学生超越整体性学习;第四部分是整体性学习小结。伴着如饥似渴的阅读,电光火石的过往经历的再现,随着思维导图的绘制完成,笔者的大脑中逐渐呈现了“构建知识体系”的想法。
一、目标为先
“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目标。书中提到“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提到为了达到学得少却考得好,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即要设立新学年目标,写下来、数据化并标注截止日期,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定期检视,目标一旦设立,就绝不改变。
“构建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大的工程,为了防止建成空中楼阁,行动前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了解自己的动机、兴趣所在,点燃构建体系的热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笔者的大工程是通过思维导图来描绘的,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分成三个主分支,一条是目前的本职工作是做内部审计,业余学习考证及兼职会计教学,第二条是做会计视野论坛考试版、读书版版主,第三条是平日里相夫教女,并不断学习思维导图与图像记忆,并进行力所能及的相关推广工作。整张导图中可看到,这些不是立身之本就是兴趣所在,那么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围绕这几件事情展开。事实上这几件事情并不冲突,做内审需要用到考证或教学、读书所学到的知识;考证与教学用到了思维导图与图像记忆;读书多了,知识面扩展了,码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促升审计报告的写作水平;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可用读到的书和导图记忆方法。通过排列整合,笔者的这个体系包含的具体知识将会有:财税专业知识(财会类、审计类、税务类、办公软件、行文写作等)、学习方法论(思维导图、图像记忆、快速阅读、时间管理、神经语言程序学等)、家庭育儿知识等。
二、导图建网
书中第一部分整体性学习策略中,率先提到三个概念:结构、模型、高速公路。结构是知识间关系的概括;模型的作用是创建结构填充内容;高速公路是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
以笔者看来,这三个概念可以用一幅地图来理解。结构可以是上海、北京这些城市;模型是上海地图、北京地图;高速公路指的是京沪高速。
结合笔者“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托尼巴赞发明的思维导图对于如何构建具体的知识体系大有用武之地。大脑丰富的神经元网络与思维导图天然的网状发散结构相结合可以方便地拓展关联结点。
在笔者所要构建的知识体系中,财税专业知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无疑是构建这一部分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如果结构是《会计》、《税法》、《审计》这三本书,模型是这三本书压缩后的目录或是思维导图,以目录为起点,通过关键词来压缩书本内容,把厚书读薄,此为建模。高速公路是会计、税法、审计这三门科目之间的关联,建立考点与考点的联结,书与书的联结,最终结构、模型、高速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知识网络结构,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体系的构建,这个财税知识体系分支是可以不断拓展与填充的。图1是注册会计师综合考试上午卷复习思维导图的部分。粗体部分为重点。
三、六步应用
接着整体性学习策略提到了整体性学习分为六个步骤: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和测试。面对现在纷至沓来的信息,原作者建议读多读快,一年读100本书肯定比一年读两三本书获得的知识多。拓展可以向横向和纵向扩展。纠错是指剔除错误的、无效的联系。应用是学以致用。
有了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建立了知识网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应用,实现个人价值。笔者在内审工作中是这样践行整体性学习六个步骤的:第一是获取与内审项目有关的资料;第二是结合公司实际进行梳理、分析、理解;第三是深入发掘拓展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看能否提出审计建议;第四是撰写审计报告前剔除与审计发现无关的内容,更正错误;第五是审计报告定稿,并在项目结束后,总结形成审计经验,逐步完善内审这一块的知识体系。
在这六步中,测试是在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和应用这五个分阶段都可以进行的。通过测试,可以查看自己哪个环节是弱项,从而缺啥补啥。如果在获取环节速度过慢,可以尝试快速阅读,有专门的书籍或相关课程可供选择。如果因为速度过快担心影响阅读质量,吸取不到应有的营养,笔者实践下来,倾向于将思维导图与快速阅读相结合,既提高了速度又加强了理解。如果对于内审发现百思不得其解,可以发扬福尔摩斯的破案精神,深入拓展到财务数据的背后,探索异常数据产生的根源,或者横向对比,看看今年的数据与去年数据的变化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应用环节则多问自己所提的内审建议能否落地,是否能为被审计单位所接受并实施,从而为企业创造内审价值。
四、五类信息
整体性学习策略还提出了五种信息:随意信息、观点信息、过程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之所以要区分这五类信息,原因在于学习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信息主要属于哪一类,这样可帮助我们选择用哪种技术、估计记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需要判断信息类型,知道用什么技术来处理信息。如财税分支体系中关于税法中的一些时间性规定、数据的规定属于随意信息,逻辑性差,可以运用学习方法体系分支的图像记忆术的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
观点信息在论文中经常看到,建议用《快速阅读一本书》中提及的泛读法,并结合思维导图和快速阅读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寻找其模式。
过程信息笔者在内审及平时财会工作中经常遇到。一开始是摸索,渐渐将一系列动作操作形成了流程,从而建立模型,再通过模型纠错,固定下来,偶尔微调。这一块项目管理、时间管理和目标分解可用作借鉴,最终形成经验。
具体信息是平时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抽象信息是与我们的感观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需要把抽象信息转化成具体信息,方便获取和理解并应用。有些考生不感兴趣的枯燥的课程多是抽象信息,如财务成本管理,有大量的公式,一些生僻的理论。这需要运用图像记忆,转化成具体信息,再用导图构建模型,做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试模和模型纠错,从而将内容固化,并在有机会时运用于工作实践。比如财务分析这块可用于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心法招术
整体性学习策略如果理解为心法的话,那么整体性学习技术则是招术,在这本书中提到了诸多招术如比喻法、内在化、简图法、联想法、挂钩法、信息压缩等,看着这些“名门绝技”让人眼花缭乱。相信有许多人受到书中作者经历的吸引,也想拿“武林秘籍”,用作对下一代的教育引导,或自己成为像作者一样的学习超人。殊不知,不管是心法还是招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甚至有个别初学者,抽出宝贵的备考时间,尝试实践书中的一些招术,反而减缓进度,因此产生疑惑。其实这就如原来徒手拔草,现在初次使用镰刀,刚开始会有不熟练,比徒手反而更慢,但只要过了适应期,除草的效率就会突飞猛进。这本书准确地说是一本“学习参考手册”,招术需要反复实践,方能为我所用。就笔者来看,这本书中的招术主要还是以介绍为主,具体的内容写得简单了些,真要参习需要另找其他的参考资料或者参加某些课程才行。
本书最后提到了高效率学生的五大秘籍。道理比较浅显,能够做到任何一点,都会对现有的学习有所改善,相关的观点也并非第一次听说,只不过知易行难。构建知识体系也是一样,有了目标、有了方法、有了步骤,最终还是要落在实践,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