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确实是一部好电影,至少它解决了一部好电影最起码的问题——值不值,你愿意真金白银掏几十块钱,牺牲两三个小时,认真看完一部电影,且看完之后没有任何悔意,那么在市场上,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了。
不过,舆论是贪婪的,国人期许的不仅是高票房,还希望它能承载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可什么事一旦与伟大复兴,民族振兴这类政治正确的词联系在一起,基本上就没啥讨论空间了,因此,网上一边倒地赞扬称颂就不足为奇。
君子之道,和而不同,不同之处,拿出来说才有意义,我总觉得一部电影除了商业价值以外,应该有更多纬度的探讨。
相较于演绎历史、取巧当下,放眼未来一直都不是中国电影擅长的事,其中道理,有一条容易说清楚,那就是——缺乏足够的想象能力。毕竟,历史、当下题材的电影无论故事如何荒诞,人物再怎样不堪,总能在现实中提取有用的素材。
但描绘未来就不一样,你既要脑洞大开,能够凭想象构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又要符合人类正常的认知,换言之,构造出来的世界还要让人觉得若干年后确该如此,不能有违和之感。
所以科幻片真正要回答的,不仅是太阳会不会衰亡,地球要不要流浪,木星能不能爆炸这种物理上的可能,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人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处?而来去之间,文明进步才是未来的方向。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电影人的答案是什么?他们对人性的发展,文明的进程又该做出怎样的想象,这才是决定电影高度的真正关键。
可惜的是,这点流浪地球做的并不好,根据设计,电影发生在2075年,距今七八十年后,在电影营造的未来世界,天灾突然降临,地球被迫流浪,生死关头,人类遁入地下才能存活,但问题是,面临选择,谁该留在地面等死,谁又能到地下苟活,却只能通过抽签这种最原始的,听天由命的方式来裁决,看似平等的选择,却离文明甚远,想起《泰坦尼克号》,沉船之际的选择伦理,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妇孺老人,而不是抽签。
影片中对北京地下城的描述,看到的更是一个不长进的未来,多数人没有在为命运抗争,而是学会苟且的生活,麻木的人们潇洒地打着国粹麻将,雷佳音风光地做着倒买倒卖的生意,刘启要到地面还要通过买假证,当兄妹俩在地面被发现,投入派出所后,作为外公的韩子昂用来捞人的方式,居然是贿赂。
法治被视为文明的标尺,电影中多次提到《流浪地球法》,不过,这部由联合政府制定的法律却毫无尊严,在情节设计中,法律通常不是被用来遵守的,而是被用来挑战的,作为电影主角的刘培强开始仅仅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就可以无视法律的规定,置人类的命运于不顾,强行做出一系列冒险的决定。
诚然,最后主角人设太强,注定他的赌博必然成功,但值得追问的是,如果激情强于理智,任性重于规则,那么文明的基石就荡然无存了。
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如长夜,人性的幽暗需要文明之光照亮,只是,我对未来的国民有更高的期许,而刘慈欣遵循的更多是达尔文式的优胜劣汰,所以他对人性是悲观的,尤其是这种悲观让未来世界成了当下现实的投射,可问题是,在芸芸苟且众生中,居然还有一对父子人性爆棚,宁愿自我牺牲,也要救世界于危难,这就是逻辑上最大的bug,因此,电影在表现手法与目的之间产生了分歧,最后留给人们回味的,不是经由文明淬炼之后闪烁的人性光辉,而是横亘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人性撕裂。
活着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而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者,正在于,人类越文明,越会选择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卑微的活着。逃离地球,希望的是文明的延续,而不是文明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