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
翻开书,序言部分的这个问题一下子触动了我。我不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有多长时候都这么重复循环固定模式套版,日复一日而不自知呢。想来,有点毛骨悚然,原来,这么长的时间里自己止足不前是因为还受限于安全感的樊笼和完美主义导致的内耗与纠结。简而言之,我没有回归自己的中心。
那么,如何回归中心呢?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自己好好问问自己:
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的工作观是什么?
然后让二观互相辩论融合触动生发。这是作者在一开始就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毕竟人们都是有思维情感的,不是毫无情绪的机器,因此这些内心里真正的归属感所导向的方向,才是一条让自己顺流前行,激发无限力量的道途。正如本书的封面副标题所述——“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不是所谓世俗价值观里的“成功人生”,而是设计有意义的人生。
在最开始,作者就厘清了一些概念和原则。
在设计人生的过程中,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问题。让我们再强调一遍: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重力问题”,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接受它。接受,是人生设计的起点。
怎么定位自己的起点状况呢?通过仪表盘。
仪表盘分为四个指标,其中健康是最基本的指标,另外三个分别是工作,娱乐,爱。可以对这几个部分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估,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在权衡自己的心理定位,也是在更清晰地了解和认知自己的现况,毕竟了解起点、立足起点是很重要的。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自己的期望和自己的现实常常追赶不上,让我自己沉浸在痛苦纠结自我打击的状态特别久,然而这样其实无益于自己在真实的成长改变的道路上的前进。
对于焦虑未来这样的情况,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他说,对于未来,担忧、分析、推测都不是好工具。既然是工具,自己实际上是有使用与否的选择权的。这一下,就让人豁然开朗。
那么,作者建议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好奇心,努力实践,重新定义,专注和深度合作。它们如同5个设计工具,你可以用它们建造一切,包括你热爱的生活。
这么一说,你会发现自己真真正正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啊。正如作者所述:
人生设计犹如一段旅途,不要纠结哪里是最终的目的地,而是专注于过程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么一想,就觉得精彩无限。
你的创造,你的未来,你的当下都是交融着的。正如作者还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启发你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方向。
· 你是谁?· 你的信仰是什么?· 你正在做什么?
这个问题对标于你自己这个原点,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甚至更高层面的宏观情感和召唤使命,都可以凝炼于这三个小小的问题之内。实际上,对于完美主义的人们来说,你只需要用指南针为你的当下负责就好,因为没必要现在就为自己的整个人生负责。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如释重负。立足自己当下的真实和真相,一定是轻松的。可以轻轻松松地对标,轻轻松松地创造,心没有负累,行动就会是轻松愉快的。这个轻松与否的标准,只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你想把你的人生创造成什么样子呢?
不必着急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地,但可以有方向为你当下“正北”。谈到工业品和艺术品的对比,作者还举了一个特别妙的例子。那就是那些赛车品牌间的对比。不同品牌的赛车之间都是有同样的内部结构,但是外观却各有千秋,不同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外观和感觉,这其中就有设计思维的极大功劳。
美学与人类情感相关——我们发现,当设计思维和设计者的情感相关联时,它就会成为最佳的问题解决工具。
这里就给我以极大的启发,因为从这样的思路里感受到一种超脱于工业时代千篇一律的量产的毫无生命力的窒息感,取而代之的是清新感和呼吸感。那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啊,自然而然,且充满创造力,不是可以被整齐划一的标准所定义或者衡量的,而且可以无限生发自己的创造力量的。
当你静心设计自己的人生,你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品貌和风骨。每一个小小的发光者,创造出一片发光的世界。我想,这也是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方向。工业时代,毕竟已成历史。
放眼当下,追随你心,去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