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里,个人的一项有趣收获是坚持养成了年初制定的一项微习惯。
「每天起床洗漱后,坚持完成俯卧撑。」
正常情况下我一般会做50个,在一些非正常的日期,也会至少完成10个来保持习惯,比如旅行在外的时候,起床前就翻身做几个俯卧撑,在跑完马拉松的第二天也象征性地做了10个俯卧撑完成当日打卡。
得益于这个坚持,我的 Keep 连续运动天数一直没有中断。
这个想法来源于之前阅读过的书籍《微习惯》。微习惯的定义是:将一件事划分到简单得不能再小的一个小的步骤,坚持以一定频率完成,强迫自己每天做一些「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书中标题括号内的内容很直白易懂:1天1个俯卧撑,1天读1页书。由于人不自觉地会找各种借口来推迟行动的执行,但做1个俯卧撑或读1页书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人也就没有借口可用。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面临各种压力,在较大的压力下标准习惯法则容易崩溃,而微习惯策略通常能够坚持下来。
要养成一个习惯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网上流传的「21天养成xxx习惯」通常都是营销鸡汤,习惯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微习惯的目标,就是希望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对大脑皮层的持续刺激,以期逐渐形成习惯。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舒适区的概念,也有不少鸡汤在号召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可是作为圣诞夜还在吭哧吭哧努力工作写代码的人才真正知道,如果能躺在舒适区里,真的好舒服啊。这一点在《微习惯》书中的分析挺有趣,它提到通常人们处理心理舒适区的方式是不断蓄力并全力冲刺到舒适区外面,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会感觉到极度不舒服。而当动力和意志力不足以支撑你停留在那里时,潜意识就强迫你回到圆圈里,于是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的痛苦过后,既没有享受到舒适区的快乐,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长。而微习惯策略则是小心翼翼就像走到圆圈的边缘,然后向外迈出一步,在一个稍微有点不舒适的地方缓慢地拓宽你的能力范围圈。
微习惯的另外一项积极作用是让人在积极的氛围中前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大多数阻力会在两个特定时刻出现:行动前阻力、继续行动时面对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设定一个特别容易完成,但需要坚持的小目标。逐渐的,人在潜意识中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计划。而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了微小目标,就可以自由选择做其它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既不会有内疚感和重大目标带来的沉重负担,又可以轻松自由地探索这些健康积极的行为,这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建议大家可以从最熟悉的领域开始,尝试花一年的时间,养成一两个有意义的微习惯。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即使偶尔中断也无妨,随时都可以是开始,随时都可以是结束。微习惯的意义不在于习惯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养成过程中给人带来的积极感受,把它加到2020年的计划清单里吧。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正念是一个人能培养出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指的是对自己思维和行动有清醒的认识。正念是目标清晰地活着和敷衍地活着之间的区别。
最近年末了,大家都很艰难,但我们都应该目标清晰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