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先生,请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王充闾先生解读的《庄子》里看到这一段对话,惊叹原来我们每日教小朋友的生活品德可不是那么简单,这是在打造一个人一生的道德、人格基石。细节中最珍贵的品质,生活的美学,而我们在生活中往往视而不见,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小事还不简单。
回想起大学里我十分期待的美学课程,很多同学冷嘲热讽“美学等于没学”,我不信,再怎么样也能提升我一点审美能力吧!
于是课上认真听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传授他多年积累的关于美学的研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关于美学的各项名词定义,期末考试获得了91分的高分,可木鱼脑袋空空如也不开窍,终究没能揭开“美”的高贵面纱。
究竟何以为美?
品读诗歌散文,美是一种心灵的愉悦享受;“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是林妹妹的美;“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内心的澄澈清明亦是一种美。
回到生活,做读友会海报,被部长批评得一塌糊涂“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审美”。一起素面朝天四年的清淡好友,也开始只要休息决是要去逛街,时常变幻穿衣的风格,用她理解到的美学来令她的学生眼前一新吸引他们上课的热情。遗憾,我仍没有形成穿衣风格的定位,我仍吝啬我早晨珍贵的时间,不愿呆在镜子前整理不休。
静思语说“礼节,在举手投足的方寸之中。”在书院与孩子们相处中,我越发领悟到,礼节是美,美即在我们举手投足的方寸中,美其实很简单,我们是否用心生活。
周一午后孩子们起床,生活课,老师们拉着孩子们到室外晒晒太阳补补钙,一到中央公园孩子们如野马般散开在草坪上,游戏奔跑,与大地亲密接触,天真活泼“动如脱兔”是美;“集合”老师一声口令,孩子们迅速聚拢,在微风中与小草并排而列,小脚小手自动调整空间距离,队伍有秩序整齐是美;训练坐姿,小板凳上端庄大方轻松的姿态,“静如处子”是美;“花木长满地,不折才美丽”,欣赏小花小草,珍惜生命,不起贪著之心是美;“游玩要小心,父母才放心”过马路文明礼貌,让父母师长安心是美;回到书院,用茶点前“常常洗小手,细菌远离我”衣帽、小手干净整洁是美;“珍惜水资源,省水又省钱”打开水龙头时“一筷省水”,细水长流,不破坏宁静的环境是美;吃完茶点,清扫教室桌椅,图书馆模式,“最高品质静悄悄”,尊重他人,脚步轻轻,安静取书,放回原位亦是美。
老师和孩子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反复训练,教学相长,把美的品质内化为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行住坐卧都将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