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流行一个词:认知升级,即升级大脑的操作系统。但是为什么要升级认知,认知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想这应该是在升级认知前应该弄明白的问题,才能在升级认知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最近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对认知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认知行为疗法认为,面对生活中出现情境时,大脑会产生一些自动思维,进而人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包括情绪、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但是这些反应并不是由情境导致的,而是与人们对情境的理解和想法有关。
设想一个情境:在路上,你碰到一个熟人,当你热情洋溢地跟对方打招呼,对方却没有理你,这时,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会认为,太没素质了吧,打个招呼都不回应,目中无人,感到有些生气,以后我也不理他;也有人认为,我是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他了,今天干嘛不理我,感到有些失落,然后回想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还有人认为,他是不是在想事情,在赶路,没看到我啊,算了,下次再说,情绪很平静。
对于一个打招呼没有回应的情境,人们的想法不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进而采取的行为跟着不同。由此看出,情境本身并不对人们产生直接影响,而是人们对情境的解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这里有个关键点:对情境的解释,就是想法。很多时候,这个想法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自动涌现的,非常的短暂,以致于不能察觉,属于潜意识的。潜意识的想法从童年起,从我们以往的生活经验中慢慢形成,形成一套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固定的看法,成为最核心的信念,根深蒂固,从而让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固定的模式,在面临各种情境时自然地表现出一些情绪和行为反应。
比如我对考试就有一个固定的认知,认为自己总是不能一次性考过,一定得两次。记得学校里四六级英语考试,我考了两次才过,计算机考试考了两次,工程师考试考了两次,再加上其它的一些考试总是会少那么一两分。于是我就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得需要两次,并把这种模式扩散到其他事情上。其中核心的信念就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不行。
虽知人生不设限,但是很多时候潜意识的信念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却不自知。所以,经常觉察自己的想法特别的重要,特别是当有了负面的情绪,负面的行为时,不妨问自己:我此刻的想法是什么,想到了什么画面。
很多人不敢演讲,包括我在内,提到演讲,我的头脑里出现的画面是:那么多人看着我,我忘词了,神态不自然,献丑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别人的提问等等,我想我不行,我害怕,于是我不想演讲,不去做演讲。
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一味的沉浸在那些想象出来的画面里,而没有去识别这个想法,没有去评价这个想法的可信度,更没有采取行为去解决那些问题。就象那句“真正的恐惧不过是恐惧本身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输在了自己的主观心绪和情绪里。
认知影响着情绪和行为,但是反过来可以通过行为验证认知,强化认知,而情绪在这个过程获得了调整。
回到开头的那个情境,如果我们只是困扰在自己的想法里,只能是庸人自扰之,不妨问一下自己:我的想法是真实的吗?不妨过后验证:嘿,那天我在某某地方看到你,你走得匆匆忙忙,是有什么急事吗?无论对方怎么回答,一切都清清楚楚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自然而然会有相应的转变。
很多人感叹:学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中反映的就是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很显然,我们懂得了很多,甚至观念超前,认知上升级了,但是却没有过好这一生,因为没有通过行动去践行这些认知。只有经过行为验证过的认知才能不断的得到强化,进入潜意识升级核心信念,形成自然而然的反应模式,认知才算真正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