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内蒙古科技大学读书感悟投稿活动,本人承诺读书感悟为原创,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
《街角社会》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威廉.福特.怀特先生在社会科学领悟通过长达5年的实地研究,形成的学术著作。
主要讲述了美国波士顿一个叫科纳维尔的意大利贫民区内部的街角帮和政治团体等的运作情况,并通过研究得出该社区结构内部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提出了一些与团体和社区发展相关的建议。
在社会学的入门学习中,这本书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再次不予讨论。在此探讨一下对于实地研究结束后与研究对象间的关系问题。
在新版附录部分增加的“50年后重返街角社会”中作者提及对《街角社会》成书影响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多克(在此延用威廉.怀特先生用的化名)。多克是诺顿帮的领袖,也是怀特得以顺利进入科纳维尔街角的领路人。在怀特研究期间,与怀特交流意见,分享看法,怀特说:由于资料笔记众多,我都分不清哪儿些是他的观点,哪儿些是我的观点。怀特结束研究后,两人由于交际圈的不同交往逐渐减少。当怀特克服重重桎梏,终于守得云开,把《街角社会》作为学术型著作出版后,多克的后辈却开始纠缠于多克的知识产权和对应的稿费问题。怀特先生在文中强调他帮助多克找过工作,并用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说明多克曾由于参与那次实地研究而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赢得了一辆汽车。
我并不想对此进行评论,况且时过境迁许多事情早已难辨真伪,只是想提醒作为实地研究中的研究者,对自己和研究对象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要有尽可能准确的把握,尽量避免这种纠纷的发生。研究本是严肃的事情,这种事不能简单地以人情处之;但作为人,却又难以摆脱人性,达到神的境界,从而体现出仙的情操。两难之境找寻平衡是唯一的出路呀!
投稿人:黄巧凤
联系电话:158472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