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感慨他年老而稚嫩孩童般的语言,读着读着就放下了,没有一气呵成,一下子想读完的愿望,作者是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翻译得也细腻流畅,但是由于缺乏对哥伦比亚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难免觉得生涩晦涩,想着要是读中国作家的书,是不是会一气呵成,非常顺利地读完呢?
时不时能够看到有人推荐王小波的书,尤其是他的时代三部曲,目前仅仅看过他给李银河写的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堪称情书中的精品,并非是语言和辞藻的华丽,反而是因为朴实、因为无话不谈,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二十多岁、无聊的小伙子追求欣慕对象的所有想说的话,无聊的、忧郁的、甜蜜的、质疑的、深沉的,以及文人谈恋爱关于作家,作品的讨论,也看出那个时代,谈恋爱方式的独特和恋爱内容的清纯。
两三天闲暇的时间,翻完了他的《白银时代》,完全看不懂,写了他作为出版公司的员工,每天的任务是写小说,被别人批,也批着别人,写了他作为作家的大舅,和作为艺术家的小舅,语言具有穿越性,聊着聊着,笔锋一转,就转到另外一件事上了,描写他与老师之间的恋情,大舅与小姚阿姨之间的恋情,每个汉字都认识,就是连起来,不知道讲述了什么内容,都说白银时代是写未来的,那预言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怪不得读上去毫无违和感呢,我想,莫非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可能由于阅读时精力不够集中、也可能是由于自己思维的跳跃性所以导致理解的跳跃。
如果一本经典的译本小说看不懂,情有可原,可以归咎于译者的翻译笔力差一点,不能够精准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如果中文作家的小说看不懂,我会惶恐,会质疑,会惴惴不安,难道自己的欣赏水平太差?还是理解能力太差?又或者这个作者完全不对自己的胃口呢?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带给我这样的惴惴不安,他被那么多年轻人追忆,怀念,崇拜,甚至在去世后二十年的今天仍然是一种文化热潮。为啥不对我胃口呢?其实也不能简单地概论为不对胃口,作品只有读懂了,才可以评论喜不喜欢,没有读懂,理解不了作者的意图,哪里谈得上喜不喜欢呢?
虽然读不懂,但我依然坚持读完了,结果就是整本书依然不是太懂,描写了几个片段,几个有点小关联的故事,却看不出深层次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反而成为我佩服和崇拜他的地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文中随时举出的例子都是国外大文豪,这需要读多少书,储备多少知识?我想这会不会也是年轻时出版社拒绝出版的原因呢?晦涩的文字,不知所云的内涵,到底要表达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会不会又是后来那些追随者和崇拜者想要弄清楚的?
不愿意承认自己浅薄,无知,赶紧上豆瓣上搜了下书评,看到整本书评分8.3分,评价人数两万多人,说明还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书,也有部分如我一般看不懂的凡夫俗子,扫描了几篇评论之后,貌似懂了些,貌似说得是那么回事,同时也感慨评论者的厉害,或许是专业书评人呢,我安慰自己到。
事实上是,我看到一个作家的文字,看不太懂,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喜欢或推荐,真是感到非常惭愧,读完一本书,应该有基本的喜好及观点。尤其是读了这么多年书,话说这么多年的学校读书时光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呢?都是如此不求甚解的么?感慨无益,还是继续埋头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