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是个怎样的女子?活在旧的社会里,有着对女性的种种道德束缚,她渴求爱,渴求理解,同时又在理智上压抑着自己。
初读莎菲女士的日记,我觉得莎菲任性,她伤害爱自己的苇弟,对外表帅气而内心丑陋的凌吉士痴迷,我困惑,不知这部小说怎么能成为丁玲的代表作?
几年后再读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却在莎菲身上看到了很多人年少的影子。她身边有很多关心她的朋友,有爱她的苇弟,可孤独还是弥漫在她身边。我不由得想起孤独,并非有很多朋友就不孤独,这是一种由內而外抑制不住的感觉,是的,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爱自己的父母,或则兄弟姐妹,或则一起玩耍的朋友,可我们还是觉得孤独,我们的难过不被人理解,我们的快乐不被人分享,我们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宁愿自己一个人快乐难过也不愿与人诉说,因为有时候别人的安慰或者不理解反而更是挫伤自己。
而假如有个人理解我们,该是多么珍贵?我不由得想起挪威的森林里面的渡边身边好像只有木月和直子绿子,他孤独吗?正如书中所写,谁喜欢孤独呢,无非是不想失望罢了。而书中弥漫的死亡和孤独被冷静的笔调写着,那些友情和爱情,是珍贵的,是稀少的,是对虚伪的人群的蔑视,是几个看似冷漠的人的灵魂的真正交流。
莎菲书里出现蕴姊这个人,几笔带过,没有祥写。而隐约透漏出的信息就是她懂莎菲,而她爱上的人伤害了她,最后自杀了之。
又是一个性情中人,必然是对爱情充满了所有的热情,为了那个人付出了一切,可偏偏换来了冷漠,是换来多大的失望才会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也便不难理解莎菲了,在年少时,谁会愿意去将就,即便苇弟是个好人,老实人,对莎菲也很好,死心塌地,可他却偏偏不理解她,这是爱么?这种爱是自私的吗?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去占有吗?且不说苇弟是怎样的男子,若是不爱一个人,莎菲是万万不会去将就的。
当莎菲遇见了凌吉士,那个外表帅气的,那个会说甜言蜜语的,那个让莎菲痴迷的男人,莎菲看到了他华丽外表下丑陋的心灵,却仍旧炙热的爱着他。不知蕴姊是否也是爱的这样的男人?他们的眼中只有情欲,会说很多肉麻的话,他们只是满足于一时的快乐,拥有地位金钱,拥有无害的帅气的外表,他们不懂爱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
可是,在18岁的时候,我们看不懂这些。我们遇到的也不尽是凌吉士,像匆匆那年里,郎才女貌,好像一切水到渠成,好像是佳偶天成,他甚至为她放弃了高考的一道物理题,可最后说不爱的时候也是他。可贵的是,校园爱情还是很真挚的,至少,他那时说爱你时是真的爱你的。
也许再长大些,我们成熟了,我们褪去了青涩,我们身边的男孩也长大了,也许身边就多了很多凌吉士,我们没有莎菲犀利的眼神,我们以为爱情来了,当慢慢靠近,发现你并不是他的唯一,发现你的热情换来了太多的冷漠,发现他身边又有了别的女子。难过吗?当然难过,而这时,青春也快没了,当然更难过。像凌吉士这样的男子,生来便是优越的,没有吃过生活的苦,他们沉迷在金钱与地位中,不用去费力的追逐什么,女人,成了他们娱乐的消遣品。而感情,好像成了最廉价的,人心,又成了最易变的。
那么,我们就该抑制自己的欢喜吗?我们变得很理智,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爱情,去选择爱自己的苇弟?我认为,每个年龄阶段我们应该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初尝爱情时,自然是心心念念着那个人,他一个微笑,一个背影亦够开心几天,那情书,那告白,那一生一世的承诺,必然是最美好的,而人生必然是不能只是追求一个结果,那每次的经历,有痛苦也有快乐,待时光老去,回味年少的爱恋,自然是最珍贵的记忆。若是,你发现自己爱着那人,又何必管什么理智呢?若是太理智,爱情不正失去了它的美妙之处吗?
可是,当你受伤了,可以难过,我们可以大声哭,可以骂那个没有良心的人,只是,哭过以后,我们是不是该说声:爱情,算什么呢?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更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呢!
假如苇弟在这时候出现了,你会选择他吗?
其实,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必然要知道自己怎么选择,而你,在那时的十字路口,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