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在不经意间扮演者评审员的角色,对某个人、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准确把握重点、关键点,通过清晰的表达出去,让听者如沐春风、心里产生由衷的赞同,引起共鸣。这种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提倡,要多干少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更成为一种美誉,大山大水天自高,更是一种稳稳的自信。社会总在变化,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今天,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速、时间碎片化,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推送信息包围,不善交流、宣传,必然会被淹没到知识信息的洪流之中,酒香也怕巷子深。新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干的好,还有讲的好。
我们在高中一年级后,就要进行文理分科,一部分同学集中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另一部分同学则主修历史、地理、政治,到了大学阶段,所设置的专业也分文文史类、理工类。从课程的设置上,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向,也无可非议,也是因材施教。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更大。业精于勤,学一般武艺仗剑走江湖,这类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任何岗位,要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也就说你除了拥有当打的武功,其他十七般武艺你都要能拿的起来,必要时候甚至要当成主力去比拼。单纯的文科生、理科生很难在社会中获得更大的空间。理科生精于自己专业的同时,也必须更像文科生,学习表达、交流,既懂技术,也懂管理。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文科生往往说的好,理科生往往做的好,只讲得好,容易形成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讲的天花乱坠,最后却落不到实处,长久就会失去人心,陷入讲大话、讲空话的死胡同。只做的好,不能很好提炼自身好的做法,形成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行推广、实行,那么这个好,也就有了局限性啦,从个人来讲,发展也受到了局限。
钱学森在年仅九旬时,谈到一身的经验时,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就是,理科生要懂音乐。我觉得不懂文科类的理科生发展必然受限,及时你的天赋再高。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理工男,但总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步履艰难,甚至身后很多年轻人都有超过他之势。身为他的学生,总想建言导师多去了解下人文方面的知识,或许能跟现在的科学研究,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但我那会对文科类的东西理解浅薄,认识也浅薄,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有这方面的作用,再加上人微言轻,在自负的导师面前就不敢妄言了。
毕业快9年了,接触到身边很多优秀的人,往往都是文武全才,即掌握了理工科的坚硬武器,也深谙文科的柔然力量,两股力量使起来,气场十足,小宇宙爆满,让身处其身边人自然就感到了其强大的气场。不自满、不自卑,有空杯精神,勇于保持空杯状态,不断去吸收那些人文营养,让易折的硬钢,变成绕指柔,坚而不脆,能屈能伸。
准确和清晰是既有理工科的逻辑思维,也有文科的语音精准表达,努力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