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听两场分享,主题都与“社交”相关。在当下阶段,还处在象牙塔中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社交的重要性,而过去往往会将“社交”一词等同于“关系”以及“后门”,视该词为贬义性质,认为那是为职场晋升而采取某种不光彩抑或不正当的手段。听完泽宇和小马的分享,才发觉自己的愚蠢。
之前不少朋友问我“微信里那些不认识的,随便加的好友要不要删掉?”“曾经在社团认识的人,现在已经没有工作联系了,要不要删除?”“陌生人看自己生活动态很‘恶心’,你建议我把他们删掉吗吗?”等等。
那时我的回复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但从这些问题是共通的,那时我和朋友们都没有“社交”的思维。
现摘抄百度一段关于社交的定义: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解读一番,便是人类抱着目的(信息、资源传递或思想交流)而开展的活动。最终实现丰富、发展、扩充自己的目标。
或许你会认为报以目的的接触与交往,功利性太强,缺乏实诚,自己会感到难为情等等,你可以听听泽宇的观点。
泽宇有谈到一种现象:有时你身边亲近的人无法给你真正的帮助,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反而是那些欣赏你的人可以向你给予帮助。
而这一点我深有同感,目前身边较为亲近的朋友和我所处层次是差不多的,当我需要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帮助时,向这些朋友求助所达成的效果甚微,因为我急需解决问题也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举个不算契合的例子,关于“毕业后,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问身边的同学是无法得到客观的建议,因为他们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因此,回头看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我想说当你的微信好友列表中依旧是纯粹亲近的朋友,那你就得思考:当我遇到困难,这些亲近愿意帮助我的朋友,他们有能力及资源帮助我解决问题吗?
经历稍微丰富些的朋友或许也能感受到,困难总是接踵而来。与其等到问题纷纷找上门,病急乱投医,不如现在开始有意识地搭建社交圈。
接下来关于社交的经验分享,是基于泽宇的分享并结合个人部分思考整理而成。
社交1/3法则
导师可以是在某一领域内有经验的前辈,或是专业技能扎实的人,年龄不一定比你大,能为你指路,或提点的皆是你的导师。
但要注意,寻找那些愿意让你成功,并肯帮助你成功的人成为自己的导师。有导师的指引,或许你便可少走弯路,寻得捷径。
战友,即志同道合之友。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人与人间的链接,交流往往是日常不可少的活动。寻找到战友可以让彼此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进步。一群人共同努力往往比一人单打独斗持续时间长,效果也更好。
门徒指的是将知识与他人分享,其道理在于“教是最好的学”。在将某一知识、方法或思想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益处,如理顺思路,内化所得,学会转述,加深印象等等。也是我现在所做的事。
拓展社交圈
第一是主动结交对你现在或是未来有益的人。
每个人都有需要获得他人帮助的时刻,主动认识这类人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有求助的对象。让他们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第二是经朋友介绍,基于兴趣爱好或是商业的契机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联系。通常可以以某一兴趣爱好或者生活话题切入,从而开展话题。
第三是被动结交,让对你感兴趣的人,主动认识你。将个人的圈子打理成喜欢与欣赏自己的人。
李笑来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是取决于多少人希望你成功”,不要耗费心力在不喜欢你的人身上,要让喜欢你的人,希望你成功的人聚集到你的身边。
社交达人
泽宇将“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的习惯坚持了3年,在这三年里,他个人社交网络逐渐形成,并对自己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每日认识新朋友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交友,建立起好友基数,扩大圈子后再求得交友的质量。
想要成为社交达人,需关注两方面:一个是自己手头上有多少弱连接?二是能够用到多少的资源?前面提到亲近的朋友无法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那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多建立弱连接,让这类朋友帮助你。
刚开始交友,我们可能会产生此类疑问:什么人都交,岂不是很没有质量?而且很花费时间?
而这个问题泽宇的回答是这样的:当你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过后,会建立起个人的交友标准,没有尝试交往时没有办法下交友定义。让见识的人多了,你便形成了一种读人的能力。因而不要对前期投入太多而过分忧虑。
如何成为社交达人?
复利公式:F=P*(1+i)^n。
成为社交达人前,需要一点点地积累,慢慢地形成人脉关系网络。从量变达到质变。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发出“世界真的好小”的感慨,那是因为优秀的人总是扎堆。当你形成了自己的人脉网,或许你会发现貌似互不接触的好友,原来在几年前便相识了。
提供价值
自己要主动为他人提供价值,最好是独特的价值,实现互帮互助。彼此都有价值是持续交往的条件。
镜子理论
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这个世界就会以什么方式回馈给你。在社交中当你有“我不能先帮助他,我要他先帮助我”的思想,最终你自己也只会吸引与你具有同样思想的人。而这样做是难以建立良好而长远的联系。
将此理论拓展开来,当你在生活中出现什么问题,一定要极力解决它,因为它一定不会只发生在一个方面。这个问题会反射到生活中的另一方面。比如学习上的拖延,你设想日后工作时自己是高效、执行力强的人那时不可能的,拖延是渗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以上是泽宇在进化论的部分分享,其中令我感受特深的有三个点:
一是多建立弱联系,亲友无法帮助你的时候,或许正是这些弱联系帮助了你。
二是镜子理论。泽宇说的镜子理论,和我在《秘密》一书中看到的“万有引力法则”道理类似,“你怎么想的,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事情发生”。比方说你担忧、恐惧,那么一整天下来,你就吸引更多的担忧和恐惧来到你的生命中。
三是分享中提及的一点,当导师是比你牛10倍,他来指导你时听不懂,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格局不够,无法理解,而这种情况下,不必深究,先执行起来。
这一点颇有感想,由于经历太少,很多事情都不懂,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幼稚。有时其他人在时间很紧迫的情况下,临时指导我,我又喜欢问为什么,其实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这时一点也不适用。有些事没有亲身体验,你信任的人指导你时,即使不理解,也请先执行。
最后,社交前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需要搭建个人思维方式,拥有核心硬技能,且能为他人提供价值的社交才是有价值的社交,勿要为了社交而社交。
201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