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花钱这事,鄙人有话说。
因为自己是穷苦出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来自不易,尤其是自己会赚钱后,更加体会到了赚钱攒钱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不好体会。
花钱真的是个技术活,花的好,事倍功半。花的乱,不会打理的,就算有了钱,也如流水,一辈子穷困潦倒,没钱的更加雪上加霜。
为了和那些奸商斗智斗勇,我连买包盐、买包黄酒都要在自己的镇上买,就因为镇上比自己住的县城便宜一两毛,不要小看这一两毛,常年累月下来,也是不少。还有一种米酒,婆婆很喜欢吃,我偶尔也买回家给她,果冻一样的一大杯,镇上小超市三块五,县城居然五块。
当然,先生说曾经说我浪费过一笔巨款,但是我那次我不觉得我是浪费。孩子出生那会儿,晚上不睡觉,哭整夜,吃奶也不好好吃,到了9个月都不会坐,跟大人之前互动也不多,不太理人,照理七月坐八月爬,我心急,带着孩子杭州去看,医生含含糊糊说不清楚也无法界定,看的没啥效果,我又跑到上海,抱着倘若上海看不好,我打算做火车去北京给孩子看了。其实去了上海呆了了几个星期也没算完全看好,但是医生说孩子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本非常担心是脑瘫或者自闭症,我每天都神经衰落,还差点为此得产后忧郁症,其实说起来,哪个初为人母的妈妈不是神经病,都是高度敏感的),上海医院也没床位,建议我回家先自己给孩子做各种康复训练体操。那段时间,自己也跑的心力交瘁拉,钱也花下去将两万啦,积蓄基本花完,后来也就先回家自己给孩子做康复操,后期观察,有问题再复查算了。但是,那笔所谓的“巨款”,我花的不后悔,倘若当时没有没有及时给孩子看,万一以后真的有问题,我不敢想象。
我觉得,该花的钱,管他几块还是几万,一分都不能少花,比如救急救命的,比如父母双方都没有养老金的,有机会可以给他们交的话,就算十万,借也要借来给他们交起来,让他们过上财务自由的老年生活,在比如,双方的弟弟妹妹们买首套房、创业,缺个三万五万,现在孩子这么少,两兄妹和两姐妹都很难得,关键时刻该挺必须挺一把,自己没有的话借也要借给他们凑起来,办点事业多不容易。来不该花的钱,我一分都情愿多花。这个不该花的钱,包括不需要立即花掉的,或者花的物不所值的(可以选择更加经济省费的方案的),可花可不花的,纯属浪费的白白送钱的。有些时候,我虽然花了那笔钱,并不代表我心甘情愿,有时完全是迫于无奈,纯属买个安心或者孝心,让家里安单点。
当然,如何看待花钱,跟父母的教育大有关系,宠爱程度大有关系。有些父母,自己都是以身作则,刻苦节约,孩子也看在眼里,我有个闺蜜,她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一个人拖拉着培养了两个大学生,还要在花甲之年靠自己的实力造房子,全靠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勤勤恳恳起早摸黑各种打零工,一分一毛都安排的很好,闺蜜嫁人后自己家里的债务都自顾不暇,结婚后老公刚需要用车,还到娘亲那里骗了好几万来都没还清,根本帮不了她母亲,造房子全靠她母亲。(当然,两姐妹顺利读书完也少不了亲友们帮助。)
有些父母,观念挺奇怪的,也特别前卫,我还有个闺蜜,她老公家也是农民出身,家里还有小近十岁岁的妹妹,他结婚买房装修买车几乎全是靠的自己小两口东拼西凑借来后来慢慢还的,他妹妹高考超常发挥,考的不错,考上了自费本科,虽然家里困难点稍微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但是父母也坚决让她考试啥就读啥,没开学前她也算懂事一回,趁暑假打了零工赚了两三千钱,快结束时那个兼职的地方的正好员工有可以免费享受2000元的出去旅游,她是兼职的没得享受,很想去,回家来闷闷不乐,然后她父母知道了这件事,居然就说,你要是真的想去,就自己把暑假挣来的这些钱跟他们一起自费出游好了,她小姑子就说才不要跟她们那些老娘一起去玩呢,要自己去玩,直达她说要自己去玩,她那对不放心的父母才面露疑色,说一个人不太安全。闺蜜在一边听了,心里真的有点不太开心,想自己小两口当年白手起家,结婚度蜜月旅游都没有去,结婚后一直都是蒙头还债也从来没有好好出去玩过,但是也不好阻拦就走开了,留下他们一家四口在聊天,然后连他那个木头先生也有点听不下去了,在一边委婉的说,以后工作了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出去游玩的,你现在这点钱放着要用的地方多着呢,以后可以当生活费,可以买电脑啥的,再不然,以后毕业了,也是创业的小资本。他父母听的觉得有点道理,才连连说是,建议先放着。
闺蜜事后表扬了他先生,说他讲的及有道理,也主要是家里经济有限,债务没清,不然是该实现小姑子出游的愿望,甚至带着一家人好好出去旅游。虽然那次暑假小姑子想花的是自己赚来的钱,包括后期读大学培训啥的基本也都是花的他父母的钱,唯独最后一次。(最后有次闺蜜夫妻拿出了一笔,建议可以迟一年考注会或者网络教程先买看个一年再说,然后在本地考,不要跑很远的地方消费一来消费高,二来父母也很不放心,但是小姑子执意不听,唯独在培训地点上让步了选择了杭州本地而不是跑到南京,而且要不是经济限制的话,闺蜜的公婆嘴上说赞同闺蜜夫妻的想法但是心里也很想让她去的,毕竟就这么一个女儿,而且一直都是这样的模式,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不,那次闺蜜夫妻拿出了,成全他们,买个安心也算孝心。闺蜜是那种对钱并不是很在乎,对自己很严格的类型,随便啥事都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不舍得委屈了身边的人。就像补牙齿,闺蜜自己掉了两颗,一直没有去补,却要在小姑子和婆婆来跟先生提起种牙的事后一次性拿出五千给小姑子成全小姑子想种牙齿的心。)话说回来,那些钱,不管谁出钱,但是总归是家里的钱,倘若小姑子能节约点,少花钱,闺蜜公婆也就能多存点,闺蜜夫妻就可以少给点给二老,自己放手去办事业啥的,甚至于他们二老将来想在山外镇上或者县里弄小套养老的房子时,闺蜜先生说,虽然有时他们嘴上说山里面也好住的,但是里面终究不方便,二来他们兄弟姐妹全部在镇上,假如能在镇上,大家走动也热闹,最好么有实力的话,县城弄个两室的,离开闺蜜夫妻也近点,毕竟老人也多数喜欢离开孩子近点的多,照应起来也方便。倘若那时,他们二老自己手里有可以出点的话,不必要全部闺蜜夫妻来负担,没有的话,也只能全部闺蜜夫妻来置办啦。虽然闺蜜夫妻不指望他们二老能在他们置办事业和经济上帮助他们挺一把,毕竟他们下面还有女儿需要供养,而且费用还不小。但是他们自己多存点总自己也总自由点。
其实,父母有时候的话和行为,赞许或者默许或者反对,都会给孩子形成一个无形的消费观,以及对花钱的概念,从小给在孩子心里种下一刻如何消费打理财务的种子,种子会随着时间萌芽,等这个小苗它长大到一定程度,当家长后期才发现它不对时,偏离最初的轨道时,却奈何有心无力再不是它的对手,拔不起了。
我是农村人家的孩子,当年因为家里经济有限考上本科而选择了费用相对较低的专科,当然,也为了有更好的专业选择,因为那个分数选择本科并没有好的专业可以挑,后来自己努力读了本科。看到有些差不多条件的农村家庭的的孩子,本身读了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范围外的自费学校(在我们那个时代称贵族学校,基本全是有钱人读的),还要盲目跟风,杂七杂八无乱什么培训一个不落下统统都参加,只挑贵的,从来不会说有哪个自己先试试看,自己先努力先交个报考费(或者先买个网络教程培训)去考下摸个底,管他培训费用贵不贵,直接上场就要培训要交钱,伸手就跟家里要钱,感觉钱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大人也从来也从来不会说鼓励下孩子自己先去考考试试看,咨询下有些培训是否有必要参加,花了大笔培训费用能否有考出的一线生机,但凡孩子培训要求一提,为皇上圣旨到,唯命是从。看到这样的家庭和家长,不免心中一声叹息。
另外一个,如何看待花钱,跟遗传和基因也很有关系,自身性格也有关系。尤其是母亲的影响特别大,家里一般都有女人把握经济,安排家用。能否合理安排,精细打算,为家庭积累资金,全靠母亲的权衡和计算能力。这些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现在,闺蜜两夫妻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刚买了第二套房,是个小单身公寓,自己原本就有一套,外加这个,这两套卖掉,可以置换一座不错的小别墅的首付或者农村造一幢很好的别墅啦。闺蜜说,自己当年打拼过来,总希望留点给将来的孩子,不要像自己那样走的那么辛苦,孩子要是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更好,根本用不上闺蜜留给他们的,自然是最好的,倘若不能,那么,这点小资产可以当备胎。当然,讲句公道话,也些也离不开双方父母的帮助,若是没人帮忙看小孩,只有她先生一个人打拼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她也不忍心看着先生一个打拼,整天忙的晕头转向,没人帮忙,她希望跟先生同甘共苦,两个人,两双手,靠勤劳苦干,靠脚踏实地,创造一片天空。
2018.7.11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