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在读张爱玲的文字。
我挺喜欢读她的散文的,不止是因为华美的文字本身,更又有张本身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洞察力,同时又很会讲故事。读她的文字时,似乎能沿着文字,看见她的生活脉络,也能看见她文字来自何处——阅读、生活阅历与思考。
这几个关键词看起来,像是近几年来畅销书们热爱的词汇。但,在张爱玲的文字里,她可以从尘封的旧衣到新衣的变革,从旧衣服繁复的制式中,看到旧时代女性所受的束缚,同时还能延伸出旧时代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衣物的不追求,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广的天地。
从阳光下尘封的旧衣物,到一个时代的洞察,这是生活,也是阅历,更有思考。
这篇文章除了在内容上令我折服,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妄想以文字为生的人的启发,就是生活的一切,存在即合理,但作为一个作者,一个文字工作者,我们更重要的是去梳理其中的合理,去发现其中的不合理。
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完善且庞大复杂的自洽逻辑,而作为一个表达者的使命,大概就是去梳理这些大家习以为常日常,使之成为不平凡的日常。
而,这种敏锐洞察力复健的第一步就是慢下来生活,去热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说,从清晨起床的清洗,到出行,到工作、思考……每一个环节中,都蕴藏者文字,都藏匿着哲思与生活的真谛。
想来《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被奉为经典是有其根据的——因为,过好生活的每一分钟就是书写者、表达者们最庞大、丰富的素材库,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了。
而身处这样巨大的财富中,而不自知,是我们遗憾吧! 所以,柳比歇夫想用笔记本去记录活着的每一分钟的去向,或许,时间管理是其中最次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唤醒我们体内对生活、对生命的敏锐感知,而唯有认真过过,我们的这一生方是不虚度的,这或许是我从张爱玲到柳比歇夫,他们对于生命的不同表达中感受到的态度——认真过好每一分秒!
怎么算过好每一分秒呢?是不是得像柳比歇夫一样精准的过好每一秒才算不虚度呢?
或许也不一定——其实,过生活、过日子就像读一本书一样,怎么样个读法,我们才不会读完一本书之后,完全像没读一样,或者直接忘光光了呢?
这个问题,现在的我还没有问题解答,因为,这个问题,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思考, 近两年,我也试图通过阅读与思考找到答案。或许是读得还不够多吧,这个问题我至今没有答案。
而今后,我的阅读,或许也将关乎三个问题:
1、阅读
2、写作
3、生活
这是我近5年来想做好的三件事,而在这些事情上,我也想一改从前的处世态度,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