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不好,其中一件小事就是,鞋子乱放,不放在鞋架上。
平常也没有注意这些小事,看心情,有时候放好,有时候随意一丢,之所以思考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收到老婆指责了,唠叨了。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行为和反应,确实好像有一种莫名的心理潜规则在起作用。
潜规则一:指责和唠叨会让人有对抗心理。
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方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
潜规则二:站队心理,保持一致。
当一个行为被指责和批评的时候,与行为人亲近的人倾向于与其保持一致性。同样是没放好鞋子,还有爸爸,我如果规规矩矩的放好了,那受到指责的就只有老爸孤零零一个人了,显得他不合群,虽然没有人会指出他,但是行为人自己会感受到。虽然可以选择看到了就随手帮忙一起放好,但是总还是有它不在位置的时候。
孩子是很爱父母的,其中一方指责对方的时候,孩子会选择站队保持一致,因为这样有安全感,“我不许你说他,我要跟他一样”,所以父母看孩子很多时候都是,优点都像自己的,缺点都像对方的。孩子有对方的缺点,都是自己选择的。
这是抛开对抗心理的第二个底层逻辑。
潜规则三:自主权。
一切东西都被别人规定好了以后,会觉得极度不舒服。就像5S管理一样,家是个自由舒适的地方,在家里都想随意一点,很多家庭会有一个强势的人,凡是他说了算,而且勤快,满是优点,别人满是缺点,这样会让其他成员感觉不被需要,选择经常加班不着家。
简单总结一下就这三条,之前看家庭序列排序,提到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要优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这种亲子关系包含对上的亲子关系和对下的亲子关系,也有书友疑惑,父母意见和夫妻意见不一致时,无条件向着配偶吗?跟配偶一起说教父母吗?嫌弃饭菜不和胃口,行为习惯难改。因为自己本身有些叛逆,所以跟着配偶说教父母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好像有点不孝,年纪大的父母,住在儿女的家里,三代同堂的家庭系统里面,占主导权的是年轻儿女,父母像是一个外人,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一旦被儿女嫌弃就老无所依,之前老爸在大哥家,也定因为大嫂的直性子而忍气吞声,在我这也像是做客一样,客客气气,但是我清楚,客气不等于亲密,不吵架不等于亲密。
很多表面上的事情无可无不可的,就这样吧,自己能做的多做一点。提前耳顺眼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