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段话的解释真是五花八样。
1. 君子不严肃庄重,就无威严,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应该以诚实守信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去改正。
1.我倒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不庄重,没有威严,学的东西会不稳固?
2.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为人应该以忠厚诚信为主,不与忠信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勇于改正不能畏怯。
2.来看这个解释:如此这般,那些忠信无双的人还要不要交朋友?还能不能交到朋友?
3.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3.这位的解释更是绝了:“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比上一个更狠,人要是自满起来,那还有朋友吗?
4.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4.这个解释有点意思:把“无友不如己者”解释成了“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5.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做人的道理,也不能固守。行事做人当以忠信为主要的原则。你能不友爱身边不如你的人吗?即使他们有了过错,也不要害怕改正。
5.这个解释出了一种墨子的大爱之感。友爱不如自己的人怎么就成了秉承忠信原则人的原则了?对此,我抱怀疑态度。
6.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6.这个解释如上面的解释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把“不固”解释为“不闭塞”,把“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7.不自重就不能建立自己的人格,学习的知识就不能稳固,因为,学到的知识对他没有用,所以就不能稳固;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要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7.这个解释挺好,但少了“主忠信”这三个字的解释。想想,如果放进去,后面的解释就与这三个字的意识有点连接不上了。
8.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8.这个解释与6的解释颇为相同。只不过6用的“志同道合”的面似乎更宽一些。但直观的感觉是及其相近的。
9.厚重,深沉,谦虚的人,在别人眼里,就会有威信,别人就愿意相信你。一个不谦虚,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学东西就会不稳固,不牢固;做人,要有忠诚之心,做人要与言而有信交朋友,要交往比自己强的,这样才能学习到好东西,当学到好东西的时候,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过错,一定要改正,别怕!
9.这位朋友的解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想与发挥。确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就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但是,如果他与你在价值认同上并不相同 ,甚至是想悖逆,你还会想与他做朋友吗?
10.君子不重视自己的言行想法作息,时时修检,是不会有威严的气质神态的。不重视自己各个方面一点一滴的人,不单威严不起来,连“学习”都不会做得好。
10.这位只解释了前面一句,但却很有想法与见解。
以上的解释这么多,最大的分歧在“无友不如己者”这里。大致有三种解释:
一种是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另一种是只交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朋友;
还有一种是说,不要认为别人不如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综上所述,我是这样理解这段话:
做人如果不自重,就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的这些思想教育就会无法应用,那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稳固;以忠信的价值原则结交的朋友,是不会结交到的不如你的人,如果你以前没有这样结交朋友,那就改正过来,不要因为担心会丢掉那些价值观不同的朋友,而不去改正这样的交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