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可以选择的路径:中国文艺生态环境能够改善的预见设想和尝试丨荒凉之美的背后(三)

时不时写一篇文字,将瞬间即逝的思想灵感抓住(字数17485字丨建议40分钟阅读)

2019年3月10日起笔


这是《荒凉之美的背后》系列的第三篇文字了,也是这个小系列的结束性篇章。

前面两篇文字写成发出来,许多文友读过后留言评论说有许多地方理解不透。诚然,那两篇文字的视角、立意与初衷,都超乎许多文友日常接触和学习过的关于文艺创作的原理规条,尤其是对文化产业的底层结构分析,应该是在学校课堂里未曾听到过,在图书馆的藏书中也不太容易翻得到(文艺界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人去重视过这个问题)。

而这一篇文字将会用更多的已发生过的现实商业案例,来分析文化产业的物态进化努力,以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与看见文艺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能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将会涌现出的新趋势红利。

一、文人下海经商(30至60后企业经营者)

01

首先,我来讲一个Story,一个几乎是我从小看到大的真实的故事。Story的猪脚是我的一位远房(隔了好几房的勉强八竿子打得到的)三舅,乡村代课老湿(民办的一直转不了正,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袋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所以把“师”错写成“湿”)兼文艺青年,据他自己说是自从读了《红楼梦》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文学,别的书都不读了,只读红学。后来又把《金瓶梅》也列进了书单里,从此三舅老湿便凭借对这两本书的精读熟稔,奠定了他在乡下文化人中的知识地位,逢人便谈红学开囗就是金学,在小学课堂上更是以炫耀红金之学来显示自己的渊博学问,讽刺公办教师的肤浅无知。

我的小学生涯是在乡村度过的,其中有三年是接受三舅的语文代课教育。那个时候,三舅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会穿插进《红楼梦》、《金瓶梅》的桥段内容,令得我们一帮半大小子对他佩服不已,心中直为三舅这么大的人才被埋没在农村而叫屈。

按理来说,我三舅是如此的刻苦专研于“红金”二书,几十年上课之余笔耕不辍,怎么着也得引起各方注意崭露个头角才对鸭。可是事与愿违,他到了霜染鬓角的年龄,别说写出来的东西得不到主流文坛的认可,攒了好几麻袋的手稿在像样的文艺期刊发表的机会没有,就连由民办转公办的教师资格都落不着,成为家长教育小孩不要读死书的反面教材。无聊的闲汉们更是喜欢在茶余饭后,拿他来做“读书无用论”的逗逼笑料。这还不算,由于长年的不得志,他进入到了一种“套中人”似的自我封闭状态,对于爱嘲笑他的人和不熟悉的外人一律屏蔽排斥,不接触不往来不说话,对于从大城市打工回到村里的年轻人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怒目而视。但是,在几个崇拜他的文盲老汉面前却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红金之学,囗若悬河滔滔不绝。

我不禁要发出一个疑问,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怎么就会导致像我三舅这样的文青沦为悲情人污,难道在他们那个年代里不一条胡同走到死,就没有别的出路可言了吗?

02

始从过去穿过现在抵达未来,远的也不去赘述了,意义感不大,尤其是在当下秒读秒到的网络时代,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说起吧(这也正是我三舅年富力强的年代)。那时候随着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计划经济逐渐解体,市场经济兴起,“下海”成为了当时的时髦词汇,一大批在体制内混得憋屈的人们纷纷抛下铁饭碗,涌进创业大潮中去,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家由此诞生。一些大胆的文人也在其中。

当然,最早的这一波创业潮也是汹涌澎湃的,有许多人获得了成功,也有许多人则未能经受住千磨万击归于沉寂。张贤亮是必须要提到的一位重磅级人物,他的百度百科资料如下:

张贤亮,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企业家型作家:张贤亮

张贤亮先桑的头衔名目比较繁多,看起来比较晃眼,也看不出他跟文化产业的改善有什么直接关联。But,抛开张先桑的各种光环,来看他的创业奋斗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他老人家实在是改革开放后能主动将文化向实业靠拢的第一人!

张叔确实不是一般的人,从他的百度百科资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面对悲剧命运奋起抗争绝不放弃的硬派型文青。上世纪50年代,张叔听从国家安排,从富庶的江南水乡盱眙搬到炎热干旱鸟还不拉屍的银川居住,支援宁夏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建设。他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不计较得失肯从最底层干起,打怪升级,攀登自我的人生高峰。他见当地荒漠化严重,先是干地球修理师(俗称农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然后升级当上了灵魂工程师(又称文化教员)。可是,杰出人物的打怪升级之路从来都不会是顺利的,上帝往往会为他们开个“小灶”,补上堂把两堂逆境情商强化培训课,很快他就一头撞上了自已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挫折——文青范儿作祟,手痛去写了首叫《大风歌》的牛掰诗,本想着能借此扬名立万引起领导重视,哪曾料想让“四人帮”给枪打了出头鸟,被扣了顶“右派分子”的罪名扔进银川农场“劳动改造”,这一“劳改”可不得了,在里面一呆就呆了天文数字的22年。张叔从一枚意气风发的小鲜肉一直熬成了一块风干老腊肉,其中的悲情更与谁人诉说啊!

But,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在普通人眼里是多么破烂不堪的屈辱岁月,张叔却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到和欣赏着农场所在地镇北堡的古朴、原始、粗犷、荒凉之美。文革结束后张叔得以平翻,先是用纸笔书写镇北堡的荒凉美丽,写着写着,又觉着古人早就用同样的方式抒发了无数遍对西北风土的热爱,自己再这么写下去貌似意义不大,要换一种表现手法。

张贤亮之所以被称为不一般的文人也就体现在这个时候了。一个人能够配上“杰出”二字,是因为他能够无中生有,在没有机会的环境里发现和创造出全新的成长机会,把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给做成了。

张叔是一个勇于创新无所畏惧的人,想来想去要想搞活当地的经济,改善自已和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只有开发旅游业。可是镇北堡这么个穷拉巴叽的土地方,哪个不开眼的会肯吃饱了撑的跑到这里来游玩呢?张叔也是病急乱投医,正好北京电影制片厂有个影视剧组要拍一个电影叫《一个和八个》,到处找不到符合剧情背景又不要钱的取景地点,听到消息后,就找上门去死乞白赖地拉着摄制组来镇北堡拍戏。《一个和八个》电影摄制剧组到了地方一瞧还相中了,觉着这里的一些残缺古代堡垒寨墙景观古朴、原始、荒凉、破而不败,很适合拍古装剧,然后开拍还拍成了。

这是难以置信的从0到1的突破,也是张叔将文化贴近实业的初代产品,为镇北堡后来的影视文旅事业打下了一个可行性实验基础,后面便开始了它的逐步试错迭代。

名导谢晋的到来开启了镇北堡开挂的节奏。张叔也不愧是企业家型作家,凭着卓越的演说能力恁是把北影的名导谢晋说动了,来到镇北堡拍片,拍的还是由他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剧本。这部叫《牧马人》的片子拍得十分成功,还十分意外地摘得了1993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奖,以镇北堡为取景地的名声从此闻名影坛。张叔锐利的企业家眼光随即看到了时代机遇为自己打开了窗囗,于当年便着手注册与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欢迎各地的影视剧组来此免费取景拍片。随着剧组演员的纷至踏来,许多大片也在此地诞生,比如著名的《红高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叫座电影,影帝、影后、名导们更是为镇北堡无偿做了品牌背书。一个由影视拍摄景观点引流,文化旅游事业创收,同时带动周边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酒店于一体OTA产业链随之形成。镇北堡从此摘掉了贫困帽子,变成了“东方好莱坞”,底气十足地在照壁上写出“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豪迈Slogan。

张叔之所以被称为重磅级人物并不止于影视文旅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是国内文化界最早提出并实践“文艺是第二生产力”的文化实干家。他在北大国际MBA论坛上表达过《西部企业管理秘笈》,将在西部贫瘠土地上如何创办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整理成册,几乎就是“大自然从无到有”的现实商业案例版,为国内后来的OTA文旅行业的整体崛起奠定了可行性理论基础。他的作品《小说中国》、《我与镇北堡》等中为人大提出对私有财产保护草案助力,更是清晰地将文艺即人文科学是在科技之后能够创造产品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提到经济建设的议事日程中来。可惜,后续者们多未能领悟和贯彻得了其中之商业智慧精髓。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03

徐文荣是紧随张贤亮之后,首开企业与影视文化联姻先河的第一人。

徐叔的百度百科资料如下:

徐文荣,1935年出生,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横店集团总公司社团经济局主席。曾任横店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横店集团总公司社团经济局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等职。1996年,为支持著名导演谢晋拍摄迎香港回归的影片《鸦片战争》,徐文荣果断决策,投资建起了“19世纪广州街”外景基地,首开了企业界与影视界联姻的先河。同时,又巧妙地把影视拍摄同发展旅游嫁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横店影视文化旅游产业。


高级经济师:徐文荣

徐叔的出场有点突兀,Bouse他老人家实在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洗脚上岸的农民,却有着极强的文化情怀。History似乎捡选了他,注定将成为一位超凡脱俗的时代风云人物。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疯狂浪潮尚未结束,他便对自己家乡横店镇“出门望见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饥寒”的穷困落后面貌而忧虑不已。五十年前的横店镇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几乎与当年张贤亮的镇北堡面对的零局面是一样一样的。

徐叔之所以被称之为不一般,恰恰也是在此时表现出来的,他提出了一个“无工不富”的脱贫解决方案,在家乡开办了一个集体企业“横店镇缫丝厂”。这是横店工业基础从0到1的关键性突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起,徐叔又带领乡亲们洗脚上田,先后开办起内衣厂、织布厂、服装厂等工厂企业,很快在当地形成了完整的轻纺产业链。后来又抓住机会创办了磁性材料厂、电器元件厂等,进入电子产品市场,至此奠定了横店集团的双重产业基础。

But,令横店镇名声鹊起的是影视文化旅游事业的兴起。

浙中山区的横店镇之所以会与影视拍摄搭上关系又嫁接联姻,这个实在要归功于徐文荣的朴实文化情怀和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1996年名导谢晋,又是谢晋,把影视文化的机遇窗囗向国内好几个地方敞开——为了迎接1997年的香港回归,他要筹拍一部叫《鸦片战争》的电影,但苦于找不到符合19世纪广州街景风貌的取景地点,广州、香港、上海等地方都找过没有,实在没辙了就跑到浙江老家去碰运气。也是歪打误撞,找到了徐叔门上,聊起了拍电影的事。徐叔的商业嗅觉十分敏锐,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跟谢导说:“你也别去别处拍片了,就来横店拍吧,我们三个月内为你盖出一条‘19世纪广州街’来。”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几乎无人敢相信老人家的疯狂。“疯狂”二字是相对于浅薄的平庸者而言,在优秀的企业家面前却是宏伟的商业战略智慧的体现。

徐叔敢于在名导谢晋面前夸下海口,其脚下有两大根基,一是横店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是当地“东阳木雕”形成的建筑产业基础。更令后世直翘大拇指的是其背后支撑的那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文化OTA旅游产业模式。

如果说张贤亮是“影视+文旅”产业的开山者,那么徐文荣则无疑是将这一产业充份完善与扩展的后续者(其他的诸如无锡、南海、奉化等blabla的影视城,都是他的徒子徒孙)。1997年徐叔将名导陈凯哥也邀请到横店来拍电影《荆轲刺秦王》,专门为此剧斥巨资炸荒山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秦王宫。接着土木工程停不下来,又建造了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香港街、新圆明园等拍摄景观建筑,一揽子将影视剧组拍片所需的一切软硬件给包圆了,直至做到剧组“拿着剧本来,带着片子走”。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导演、演员、明星都纷纷聚集于此,使得横店直接跃升为“中国好莱坞”。

徐叔在文化创造上没有做出什么直接贡献,但是却为文化演艺创作者们创造了一个软硬件充份的线下聚合平台——横店影视城基地。横店影视城通过聚合、评价、分配的方式,为剧组、制片人、导演、演员最大范围地提供了大量可交易机会。据其官方资料数据显示,2018年最高峰时期横店进驻的剧组有900家之多,艺人工作室更是多达500个,常住镇上的群众演员长年保持在3万人左右。一大批怀揣着演艺梦想的编剧、导演、演员纷纷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横店,“横漂”一词随之产生(2003年我大学毕业曾经不住室友的撺掇,跑到横店过过一把群演瘾。那个时候每天堵在剧组门囗等着派活,一天工钱是50块钱(还要交给工头20块,到手只剩30块),管中晚两餐盒饭,饿得够戗,住宿还得自己合租房,干了一个月挣不着多少钱,顶不牢了就没干了)。

虽然说徐叔创办的横店影视城基地,为广大演艺创作参与者们聚合起的大量可交易机会,降低了影视剧的制作成本,提升了产出效率,大多数底层群演分享到的收益是微薄的,但是,你只要参与了多少还是得到了点价值转换的。相比于文学,至今为止出现的所有商业模式,除了能够满足头部鲸鱼的饕餮盛宴,占绝大多数的虾米们一直是喝西北风饿肚皮的命。文学与实业之间的间断如何消除,是值得每一位创作者好好深度反思的!

横店影视城-广州街/香港街

04

直接将文化贴近制造业的当属陈先保先桑(上世纪国内老一辈企业家中找来找去也只有他老人家了)。

陈Sir是上世纪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也是一位有着浓烈文化情结的文艺青年,在国企糖烟酒公司上班偶尔也写点文章抒发胸臆(毫无悬念未能得到发表的机会,So市面上没有文章流传),但是他并不止于此,而是把自己的这份情结体现在了商业经营上。

陈Sir是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82届毕业生,命水不赖,毕业后被分配在安徽省商业厅管辖的糖烟酒公司做管理工作,苦熬苦熬还当上了科级干部。九十年代中期,他看到自己在体制内再难有上升的机会,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干脆辞掉公职,投身于创办民营企业的浪潮里。开始时资金有限,他租了个场地面积不大的车间,办起了生产儿童冷饮食品的小厂(维多利棒棒冰)。凭着对市场的认真分析和工作中的创新思维,以及价廉物美的竞争优势,他生产的“棒棒冰”很快受到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青睐。没有多长时间,这个冷饮食品厂的年销售额达到了近800万元。

维多利棒棒冰是陈Sir的商业帝国华泰集团,从0到1的关键性商业实践突破,随后的“洽洽瓜子”品牌的创立是其商业文化智慧之集大成者。

1998年安徽省商业厅组织省内一批企业家去全国各地考察学习,陈Sir乘此机会把各地的炒货瓜子买来试吃研究,发现了当时市面上流行的炒葵瓜子存在三个“痛点”,即不健康、易脏手、易上火。他回到工厂后经过反复试验研发,提出了自己对炒货瓜子“痛点”的解决方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洽洽’瓜子在配方、工艺、产品、外包装、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并且至少有四项是全国首创。”第一项改革是将传统炒瓜子改为煮瓜子,把吃炒瓜子上火的成分给去掉了,中草药的香味更能进入到瓜子仁里面,所以吃起来味道特别好;第二是外包装上首先采用了环保的纸制包装;第三是在包装袋里面放入文化卡片,消费者在品尝瓜子的同时,还可以品尝文化;第四是在第一年的利润还不到400万元的情况下,拿出了400万元在央视一套节目做品牌广告。

洽洽瓜子的品牌崛起恰恰在于陈Sir在产品的可塑性上下足了功夫。首先,在功能性能上,他改造出用中草药“水煮”瓜子,颠覆了传统的锅炒工艺,改良与解决了嗑瓜子不卫生不健康易脏手易上火的行业“痛点”。其次是弄包装、打广告、制作文化卡片(卡片上印制唐诗、宋诗、名人小传、卡通漫画等,据传一套完整文化卡片曾拍出200块的价格),在情感价值上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最后是搞促销、建渠道,抢占大面积市场份额。这几乎成为日后快消品行业争相效仿的崛起“三大武器”,其中的弄特色包装做文化卡片/宣传册页是“三大武器”中最能撩拔用户情绪的头把板斧。可惜,“洽洽”却仅止于此,未能去中心化,将行业革命进行到底,深入到文化创作的源头,与广大创作者深度滚动,底层迭代,实现文化与实业的有机融合,而是满足于“一招鲜吃遍天”,美滋滋地“鲜”了二十年,然后在互联网时代里无可奈何地遭遇断崖式滑坡。

在“创一代”企业家中还有马云、史玉柱等人也跟文化融入实体的主题有点关系。Jack马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武侠梦想,是铁杆金庸迷。2003年他在杭州邀请来金庸先桑坐镇,召开第一届全国互联网大会“西湖论剑”,掀起一阵猛烈的武侠热。后来组建了阿里影视,他自己又主演了电影《攻守道》。可惜,Jack马并未意识到文艺对未来社会生产力将会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是利用了一把文化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抢占眼球,装点门面,草草了事,足可惜也。史玉柱就更加糙了,开发网络游戏《征途》,直接给青少年们插上Titty tainment(奶头乐),创造出一种叫“屌丝文化”的娱乐至上文化。

综观整个以30至60后企业经营者为主体的“创一代”创业奋斗过程,有意或无意识地将文艺融入实体的尝试,虽说起到了一些改良作用,But,离“文艺即是科技,科技即是文艺”的文化热带雨林目标仍然存在很大距离。

二、文人下海经商(70至90后企业创业者)

01

在写这一节之前,我还是要讲一个Story,一个我未曾见过其本人却存在于我微信里的真实的故事。Story的猪脚是一位汉语言文学系的学士(他自己说拿到过硕士研究生文凭,后又被学院注销了),湖师大毕业的,名字不能报出来,就取他姓氏中拼音的头字母叫T君吧。

我未见过T君却能确定其人是真实存在的,主要是他老人家实在也算是大名鼎鼎,在地方作协挂着名,竟然还被好几家省级电视台录制节目做过人物访谈报道(我在网上搜索过还真能找到相关的影像视频),然后是他每天都会刷朋友圈保持活跃热度。T君能够引起我的关注并印象深刻,要归结于三件事情上。第一件事情,他酷爱《红楼梦》是名红学研究者,复原与发表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等作品。第二件事情,他宣称自己证明出了世纪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和3x+1(当然这个并未得到数学学术界的认可),并且由此得出了一条牛掰的“半途终极变数”定律。第三件事情足见其胆量之大,他一直公开宣称自己是曹雪芹在世,把“半途终极变数”定律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搁在一块说事情。把这样三件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活脱脱是一个文理哲全能的文化KOL。

But,T君的生存状况却并不如人意。他住在一个8平米的地下室里,靠点零星的稿费收入维持每天15元饭费每月350元房租的追求梦想的苦逼生活。

T君不是研究红学几十年了,又证明出了1+1和3x+1,又有“半途终极变数”定律堪比“万有引力”,怎么就不能转换成更好的物质财富(处境似乎比我三舅强点,至少是用笔头找到点糙米饭吃)呢?他的转换方法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靠向纸媒刊物投稿赚润笔(纸媒在互联网冲击下势衰,此途变现艰难);二是接受电视台新媒体等采访收采访费(这个大概是他为什么要把曹雪芹、牛顿、哥德巴赫猜想等名人往自己身上揽的目的吧);三是推售自己的红学大作,签名本2000元一册,原书价52元(一般人不卖)。

上述方式显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那么,在网络时代的助力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扩展途径,给文化创造出更新更大的成长空间涅?

02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文艺创作者接受共建网络文化进程的二十年。在此过程中,各种文艺类网站平台创业如雨后积水般随处可见,创作者更是对UGC创作模式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热情高涨。

在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文学创作大潮中,有两个年轻人的表现虽存诟病但无法回避,不得不提起——他们是粉丝偶像派代表人物韩寒与郭敬明。

在出版社、书商策划推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高光燃情时刻,进入公众视野的80后韩寒,以“读书少但能当作家;不上大学却能成为文化大咖”的牛掰范儿,出版了本叫《三重门》的“青春文学”作品,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红得发紫,成为青少年读者崇拜的文学偶像。众所周知,韩咖的蹿红是文化产业里一次“海陆空”全面立体包装炒作的成功营销案例,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他本人的文化商业营销基因似乎也很强,以"天才作家"出名以后,为了保持自已的热度与新鲜度,写博客骂名流,玩赛车夺名次,又给电商做带盐。这还不算,后来还积极投身实业,自己出资开了家叫“很高兴遇见你”的高级餐厅。餐厅开黄了以后又投身电影业,自编自导了两部片子《后会无期》和《飞驰人生》,毁誉参半票房惨淡。

郭敬明郭咖也是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高光燃情时刻,进入公众视野的。郭咖似乎注定是一个比韩咖更能折腾的猛烈分子,从他的成名大作《幻城》一上市就招来一大遍诟病谩骂,被指责抄袭他人,还吃上了文化官司,但是却丝毫不影响这位干干瘦瘦的干豆壳逆势而上之路。郭咖的命水真是好耶,作文写得令人看了欲诉还休,背后的运作资本方却丝毫不减热捧他的热情,直接架着往前走,大学未毕业几个出版集团就斥资为他成立了个叫《最小说》的青春杂志社,让他出任煮编。在资本方的规模营销体系推动、“青春派”新概念的炒作下,《最小说》这本小杂志还真的在大中专院校校园里,吸引来了一大圈的学生成为拥趸,卖得很火。火就继续鸭,但这哥们似乎天生专注力就差,噌地一下,又跳到影视圈里搞投资。在影视制作上,以他的小说《幻城》改编的电影《无极》那是沟皮不通,但是四部《小时代》系列影片却让他狂捞了18亿不俗票房,再加上炒房产又捞了一票——郭咖禁不住得瑟起来,直接对外宣称我不是文化人而是一名商人,成立了自己的最世文化有限公司,主营影视投资、艺人经济以及房地产等业务。

做为商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里,考验着商人的事业经营能力。郭咖将自己的人生轨道切换到商人之路,在比拚商业智慧的领域里,自身的先天缺陷在这里暴露无遗,对飞和晨兴、乐视集团的两次豪赌式投资皆以惨败告终,亏得他直在微博上哭诉自己得不到上帝的善待。

韩咖、郭咖这两位做为本世纪前十年的新兴文化符号标签式人物,崛起于中国网络文学共建初期的草创时代,身上无可避免地会带着那段时期的匆忙、浮躁、疏松,粗枝大叶,急功近利。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大量看见(80后“青春文学”作品的缺陷在网上已有许多评价文章,在此不做赘述)。两个人成名时间较早,年纪尚小,在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下,并未注重夯实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人生事业规划也十分凌乱,几乎不清楚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人近中年匆匆忙忙投身创业大潮,所开展的创业项目几乎都是哪里热闹往哪里凑,极尽“粉丝偶像经济”之能事,将仰慕其盛名的粉丝一遍遍地掳掠羊毛,稀释影响力。“文艺即科技,科技即文艺”,将文艺融入实业的文化使命在他们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体现。

03

张嘉佳是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必须拿出来好好说一说的阶段性人物。

张是当下名头正盛的一位“打不死的小强”式的青春派作家。

张的出名也很突兀,几乎是继韩郭两咖之后被书商们包装炒作横空推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他的成名作是一本书名十分奇葩的短篇小说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本书的书名在语法常识上就存在着语病,“全世界”与“路过”,这样一个名词加一个动词的组合本身就在挑读者的语文基础,要想让这个词语组合成立,你就必须开脑洞,重新理解与定义组合中的名词或动词。接受了语病书名,进而再开脑洞去接受书内傻气的内容。显然,出版商书商们的这一番“新概念”营销运作是着有成效的,至少是让许多的在校学生接受了他们的被炒作(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就没少见一些在校大学生晒张的书,还专门与她们聊过为什么爱看这么傻气的内容。她们给我的反馈是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肯定就会傻里傻气不会那么聪明。现在的书都太高尖精了,读起来有鸭梨,远没有读张的书那么可爱),然后是被主流文化的批评又帮了他们的忙,一些玩世不恭者干脆将这种语病调性做为反抗主流的表达方式,一下子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张的这种神操作让他收获了大量天真浪漫的读者粉丝。这为他去做另一件牛掰事情打下了受众基础。

曾经有记者釆访张,问他你不写书之后最想干什么?他答,开香辣小龙虾馆。张干的牛掰事情就是开小龙虾馆,开“老子要让全国的龙虾馆都俯首称臣”的香辣小龙虾馆。开小龙虾馆不足为奇,奇的是餐馆是文人下海开的,而且是用当下最新潮的网络众筹方式融到的开店资金。

卷福和他的朋友们餐厅

2016年正值张的文坛名声鹊起时,他积极拥抱互联网新事物,准备开一家网红餐厅“卷福和他的朋友们”小龙虾馆,进一步发掘自己的粉丝效应经济,将自己这个爆火的文学IP向周边衍生产品延伸。在无资金的情况下,张和他的合伙人蒋政文(“褚橙”品牌策划者)利用网络众筹模式组织调动起自己的粉丝圈,号召粉丝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资参股,为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而一起开香辣小龙虾馆连锁店。网络众筹是当时的新事物,又有张这样的当红文化咖加持,一群天真浪漫的读者粉丝还真的就纷纷掏出钱包来投张的票。在上海餐厅首次众筹时,众筹细则规定,每人300元即可成为会员,会员享有一年内六折结算的资格;如支付3万元即可成为联合发起人,联合发起人每人单店股份1%分红。该项目上线后,异常火爆,上线25个小时认购额达到了200多万,最终认筹率达到284.35%,共有326人参与众筹。选择3万元最高支持额度的共建人有100人。4个月后,北京的卷福项目上线。原定众筹100万元的项目,最终完成了1638万,超出预定目标15倍,共有630人参与众筹。与此同时,杭州、深圳、沈阳、大连、郑州、济南、西安、宁波、厦门等城市分别确定“深度城市合伙人”,宣布同时开启众筹。这次十城十店众筹,可以完整实现卷福线上线下打通,并开启“堂食+外卖”的生态系统。

But,卷福项目很快出现神转折,从4月23日众筹开办的上海卷福店开始先后在全国开出了8家店,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又倒闭掉了7家店,随着2018年最后一家济南店的关门,整个“卷福和他的朋友们”小龙虾馆项目宣告破产失败。

张蒋的卷福餐饮项目创业失败原因众多,餐饮界文化界对此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创始人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二是不遵守自然生长规律,快速向外扩张;三是空位持股人众多,对项目事业的持续贡献值不大。这些实际上很大程度都是张蒋二人自身修养不足,实战历练不够,经营能力欠缺,人生坐标不清晰等缺陷的集中暴露。张所开展的卷福众筹项目却是本世纪文人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文艺贴近实体的一次大胆试错尝试,比前面韩咖开的餐厅不知所云强多了。首先张有了用户意识,认识到了实践增强用户参与感的重要性,其次互联网思维强烈,在餐厅装饰上大量加入文化元素,增强粉丝代入感,最后,就是他们傲娇的项目众筹业绩,用行动证明了组织动员读者粉丝参与协同作业的可能性——在客观上来说,这个也算是张为文艺融入实业做出的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似的探索性贡献!

04

许多人都想象不出来,会是白酒,会是一位叫陶石泉的老人酿的一瓶小白酒,是目前为止我们目之所及处,将文化很好地融合在实体产品上的经典产品案例。

这瓶小白酒就是“江小白”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

“江小白”这个全新白酒品牌的出现,是陶石泉在刺刀见红的白酒行业红海里,运用互联网思维重塑品牌形象的一次大胆试错,从现在的发展业绩来看无疑算是成功的,为整个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吹来一股温暖的春风。

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元年,陶Sir做为一名在白酒行业耕耘二十几年的老兵,并不像其他的同行那样眼睛只盯在行业内部的已有资源,血拚火力自相残杀,而是十分敏锐地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发生的改变。他觉着在白酒现有资源基础上扩展出更大的新的成长空间,现在已具备了实现的可能(在众多的传统旧式企业家中,能有如此商业洞察眼光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陶Sir是一位创新思维与用户思维极强的创业实践家。他老人家对产品的理解与定义非常精湛,“产品,就是成为用户在特定消费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在新老代际文化更迭过程中,我们所处的世界在被重构,所有事情都可以重新做一遍。基于这种思维逻辑,他开始了自己的零消费策略重塑传统的高粱白酒品牌。陶Sir着眼于从外部世界看待内部资源,在现有白酒市场上高中低端市场格局早已成型,“创新-红利-模仿”的熊彼特租金循环已落在了“模仿”环节,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残酷市场环境里,新的趋势红利会在哪里涅?这个疑问的提出,可以引发出多重层面的思考,细分市场、目标用户、产品定位。每一个层面挖掘透了问题本质,都意味着“熊彼特租金循环”将在该行业重新做一遍。在细分市场上,“江小白”以125ML的小光瓶酒卖20元/瓶的高价出现在市场(当时的光瓶酒属于低端酒,125ML售价5元/瓶,450-600ML售价在15元/瓶以下),以令人头皮发麻的小酒卖高价姿态鹤立鸡群于商超货架。在目标用户上,它更是破天荒地想到要把从来不喝白酒的年轻人拱到酒桌上来(中高端白酒以宴会礼品用酒为主,低端白酒的消费群体是一些中老年酒鬼),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角看见这么一泼小白。在产品定位上更是眼光毒辣,它将自己定位为用户聚餐饮酒场景下的社交解决方案——情绪化酒精饮料。围绕这个消费场景宣泄情绪,由此又可以细分出许多的精细场景,比如兄弟关系下、朋友关系下、同学关系下、同事关系下、同乡关系下,还有恋人关系、情侣关系等blablabla,面对面会说什么话,表达瓶上的大量语录式文案就是基此处联想创作出来的。“简单纯粹,特立独行”这种个性化酒文化表达,无疑很好地撩拨起8090以及00后年轻一代人的内心情绪,情绪驱动消费行为,不喝白酒的年轻人也情不自禁地向白酒靠近,因为它够贴心很能代表自己渴求的新的生活方式。

陶Sir这种基于占据年轻消费者心智的品牌营销策划,极具特色,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文艺创作(这一点陶本人可能并无太多意识)。个性化的语录式文案、卡通漫画形象,以及由此在社会化媒体社交朋友圈传播的话题热议,都在推动网络文化共建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文艺创作!But,“江小白”在实际创建发展过程中并未充份发挥这种“分布式”思维,而是很保守地紧贴住中心媒体实体渠道铺开局面。这个可以从他们诞生之初借住微博大V“@重庆新浪微博”释放影响力,斥巨资赞助音乐节目青年艺术展国际街舞赛事动漫等文化活动,砸下大型广告,以及销售团队广铺终端门店抢占市场份额等等当中看见——本质上来说,“江小白”只是简单地嫁接在文艺上的一款实体产品,借助年轻一代日渐高涨的文艺情怀,俘获了一大批文青范儿消费群体的喜好之心,并未全面将文艺创作融入到产品研发中去,对文化产业以及自身所处行业并未做到底层结构的逻辑性变革。这是“江小白”未来的成长空间。

三、文人下海经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01

有些人这个时候肯定要跳脚了,要指住我的鼻子喊了:你写了一大堆东西全都是在讲实业,在线上虚拟经济里就没有人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吗?

答案不置可否。实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业兴则民族兴则国家强。网络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构筑的上层建筑,是为实业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也有必要将现有的商业案例拿出来说说它们的利弊优劣。

从新千年伊始,本世纪已将要过去的两个十年里,文化知识阶层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共建进程,围绕文化服务为中心的互联网创业,先后创建了数量庞大名目繁多的bbs、saas网站网页和app应用。2002年建立的起点中文网,是在第一批文学网站创业潮中做得最大的一家。这家文学网站基本上可以说是PC互联网时代,UGC创作发布与阅读平台模式之集大成者。起点中文网的运营模式是这样的,作者端开设创作区由作者创作上传文字作品,读者端就是网站浏览页面上的各种内容频道和作品推荐等。然后设立VIP制度、月度评选制度、榜单策略,造神牟利。为了最大范围地吸引和留住读者,平台上的作品内容基本上都朝娱乐化倾斜,这些娱乐化浅薄而低俗,只为实现“得小白者得天下”的作业目标。平台创作者在平台的引领下,为了满足大批低龄低文化程度“小白”用户的需求,只能放弃文学性向所有娱乐作品吸取娱乐元素,从日韩动漫到好莱坞电影,甚至是“岛国动作片”(前期也有坚持文学性重于娱乐性的网站,栗如榕树下、幻剑书盟、红袖添香等,但在商业生态的现状面前都先后缴械投降,转向“小白文”阵地)。创作者们为了修炼成神,争夺月票榜上有限座位,纷纷进入日更万字几万字的疯狂状态,各种yy幻想网文类型小说(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字,一连载就写个几年停不下来)层出不穷。后来出了个很火的综合性BBS中文论坛,天涯论坛,在文学版块上虽然坚守文学性,也确实涌现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是并未能逆转整个网文时代的颓势。

PC互联网时代,文学网站创业模式是围绕价值的评价、分发展开的设计,对于文学价值的创造是不足的。不仅对于文学价值创造不足(盛大集团收编了大多数文学网站,形成矩阵,但组织运营性质并未改变),而且对于创作者与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双伤”的。据“点娘”官方数据显示,其平台聚集了5000万+读者,入驻作者10+万。接照其连续几年公布的作家富豪排行榜,那前十名的富豪作家几乎没怎么变化,创作者在平台上能挣到钱的概率也就是万分之一(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万分比率太夸张了,许多作者没有达到百万以上的收入,但是千八百的散碎银两还是有的。那就缩小为千分之一吧,不得了了,因为网站榜首挤死了也就只能摆下一百个座位,占不到座者挣钱是做梦),其他剩下者的努力白费(更可悲之处,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码出来的文字换不成钱且缺乏文学价值,沉没为无甚作用的文化垃圾)。对于读者涅,更是被这种几乎是毫无营养价值的“小白文”毒害,满足了短暂的感官欲望后,对于知识积累见识提升的开智作用不大。

02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把互联网服务的重点从电脑端迁移到了智能手机端。

由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作牵头,引爆了整个自媒体/新媒体创业的繁荣兴起。以微信服务号、订阅号为主要表现与传播主流形式的碎片化信息时代随之开始,对PC端上的聚合型文化信息中心网站平台形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冲击。Wemedia(自媒体)创业、社群经济等成为时下正在进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一股中坚新兴力量。2012年年初著名的公众号之神“罗辑思维”,在央视财经退役主持人罗振宇的第一个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的上线播放中诞生了。这个小小的微信订阅号用音频、视频的传播方式,狠狠地切中了微信小闲用户对于触发式免费获取知识的饥渴痛点,以超乎世人想象的旺盛生命力生长。半年后,罗胖在“罗辑思维”公号粉丝社群(主要是以微信群聚合而成)里,发起了两次招募付费会员(亲情粉、铁杆粉)活动,共计收到会费800多万元——亮瞎了无数传统媒体人的钛金眼!随后又通过电商、知识付费等,完成了商业闭环,至今为止“罗辑思维”公司达到了十几亿市值。由此鼓舞和带动了整个以微信使用场景为中心的新消费新商业。BATJ和TMD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调头注力移动终端服务领域,催生出大批泛社交应用、信息分发类app,比如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千聊、小鹅通、抖音、快手、喜玛拉雅FM等blabla,为全民自媒体热建设起了非常完善的表达与传播矩阵基础设施。各类网红、大咖、大号接连涌现。

从高空俯瞰由智能手机催生起的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社会往各个领域倾注了大量的科技资本与人工,“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电商、高铁、共享单车)更是令我泱泱中华傲娇寰宇,应该是可以对长期处于生存度低下的文艺行业进行质的改良才对鸭。现状事实涅,大家也看到和体验到了,除了头部人物有鸭肉吃,大量剩下者别说喝汤了连味都闻不着(趣头条、Jian书、币乎、CNN等创作阅读平台引入的Tokyen、Funtian等虚拟币经济/区块链技术,都是些带着极大风险的画饼充饥游戏)。

我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多次提到过,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旧式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文化产业更是遭遇了断崖式滑坡,从业者的社会生存度是加速下降的。为什么涅?现在粗略总结一下,有五方面原因:一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书写方式,使文化信息编辑快捷简便,人人都可以创作;二是网络技术的连接性,打破了发表与传播限制,人人都是自媒体;三是海量文化信息无节制的输出,造成了信息过载,使作读者(作者与读者交互重混,合二为一)产生了消化疲惫;四是电子传媒对印刷纸媒的破坏性冲击,使期刊杂志时代形成的稿费版税制商业模式丧失了读者存量基础;五是最严重的,由视频、音频、图文技术进步构筑起的社交媒体,其核心价值是定位在KOL(关键意见领袖,栗如公众人物、网红、TOP自媒体人等)上的——总之一句话,当下我们放眼天下目之所及处,各种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知识服务等blabla,依然都是在彻底抛弃剩下者价值的竞争逻辑上,建立成型的商业模式,是为极少数头部精英解决文化变现问题,在顶层设计上,人家根本就没有想过为占绝大多数的虾米屌丝们摆下碗筷。网络的公开透明性,又让这些残酷的真相曝晒于炎炎烈日下,普通创作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体验感,那是空前的大打折扣!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煮义,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你依然热爱它。残酷的生存现状除了勇敢面对,还当主动去改善。

03

在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中,有一种叫“威客平台”的C2M模式在客观上为解决文艺行业过低生存度,做出了可贵的大胆尝试。

猪八戒网是国内“威客平台”模式的集大成者。这个网站是一个服务众包撮合交易平台,也是由一个纸媒退役媒体人、前《重庆晚报》记者朱明跃先桑创办于2006年初,建站初衷是要为中小微企业的商标注册、Logo/整套VI设计等降低成本需求,与大量威客(设计师、策划师、创意人士等)的技能闲置之间搭建联接桥梁,以抽取佣金模式盈利。后来随着发展不断延展,其服务交易品类涵盖创意设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文案策划、生活服务等多种行业。朱Sir聚合起千万威客为中小微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撮合交易模式无疑是为人们身上储备的各种文化技能、知识经验等无形资产,整合出了大量的可交易机会;这种模式无疑也是实现文化融入实业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框架——But,这种“威客平台”模式显然存在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他们依然是在短缺的业务需求上做评价、分发的努力,极力消除供需关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未创造出新的需求。这个可以从他们的交易模式上看得出来,栗如普遍的“悬赏”模式(需求主在平台发悬赏,威客们去揭榜,但最终只有一个能中选,其余的努力白费)、“一对一”模式(也叫“翻牌”模式,需求主根据威客们的履历资料、案例作品,在网上选人,中选者接活,未中者闲置),众包与分包模式(威客们拼单接活与平台将活分发给威客),由于业务需求限制效果都不咋地——这个就有点像是在一个银库里有人用扫帚将角落里的尘土扫去,寻找出一些被遮蔽的散碎银两,虽然也能带来惊喜,但是不可持久。

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嘀嘀出行平台,以及快递公司等,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实也是一种“威客平台”创业模式,而且是做得非常好的平台。这些平台是单点突破,重度垂直,美团、饿了么(雇佣骑手超过500万名)是聚焦于餐饮外卖短途配送上,嘀嘀(注册司机2000万人)是聚焦于交通出行上,顺丰与“四通一达”(雇佣快递员超过100万名)等聚焦于物品的长短途物流输送上。而这些物理移动类业务领域无疑都是当下现有社会需求中刚需而高频的业务,需求旺盛必然带来供应强劲。外卖骑手、快递员凭借对摩托车电瓶车的驾驶技能,可以在平台轻松接单获取稳定收入,网约车司机则是通过对汽车的驾驶技术提供价值获取报酬。平台在旺盛的空间移动需求业务上,为雇佣与合作的威客们(骑手、快递员、司机等)撮合起了充份的可交易机会。But,这些平台显然也存在极大的短板,那就是只是为威客们极其简单的机械性操作技能(驾乘、搬运等体力劳动)撮合起了交易机会,而对于人类无穷宝藏的脑力智力能量远未涉及发掘,这是他们未来成长的空间。

04

实在要在2019年,小猪佩奇尚未蹓跶过去之前的商业案例档案库里,找出一个算是比较好的案例来,掰折了手指头也只能是小米公司了,而且是勉强算是。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是最早发起和实践,产品基于社群开发的先锋型开拓者。2010年IT老兵雷布斯离开金山后,决心创办一家能够影响世界的新公司,准备跨界到自己从未做过的智能手机行业。隔行如隔山,在巨大不确定性风险面前,雷布斯从自己擅长的软件开发入手,用MIUI(基于安卓的深度优化手机操作系统)做为切入点,改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非苹果IOS操作系统),然后依托OEM代工技术量产手机,用极致性价比(极致性能、极致价格)的“价格屠夫”策略,重新改造了国内低端手机市场的“脏乱差”,让科技的“体验平等”精神分发到普适用户。这些都无须赘述早为业内传为佳话,只说雷布斯一直在鼓励的用户参与感。

小米手机在诞生之初,曾经有一个“100个梦想赞助商”的故事,就是雷布斯团队通过MIUI这个IP践行用户参与的社群运营典范。

“社群=IP+社群+场景+分享经济”,这是社群化商业逻辑的普适方程式。小米社群的灵魂人物雷布斯,通过发挥自己在IT行业多年训练和积累起来的精湛技艺内容,在网上发起MIUI试错迭代活动,招集众多感兴趣的程序猿、攻城狮等理工男女,在小米微博、官网论坛上进行使用体验,信息反馈。MIUI的初代产品在逐渐聚集起来的粉丝重度参与下,通过从“反馈、调整、适应”到“精确控制”,每周更新一次的频次,快速迭代,终于获得了广大米粉的喜爱与信赖,为下一步开发手机等智能硬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波操作中,雷布斯通过共同愿景、价值观和使命感吸引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粉丝,并且为粉丝提供了智力技能的施展机会,群体集智,参与MIUI系统的迭代更新,在信息的正负反馈和回应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虽然是精神上的成就愉悦)。在物质上,铁粉们会收到一些纪念物回馈,随着小米公司的壮大,新进员工大多都是从米粉中筛选招募(到2018年为止小米公司有23000名员工,绝大多数员工入职前都是米粉,IPO上市后工号前1000位的员工都能交得起北京买房的首付)。小米的案例自然是一个喜人的商业案例,But,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栗如他们鼓励用户参与产品研发是有限参与的(米粉更多的是只能参与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开发,并且价值可视化体现不够,硬件上只有被动接受的份)、他们平台的涓滴效应发挥不充份(米粉参与了小米系列产品的共建,最终能获得的实际收益很少,小米微博上有3亿多粉丝,小米公司只提供出23000多个工作岗位,每次活动送出的“爆米花”等奖励也是寥寥无几)、他们平台上能够为粉丝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有限(米粉们身上更多的文艺才情在小米几乎找不到可抒发的渠道)等blabla。

明眼的人看到此处,应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未来已来的这一波新趋势红利在哪里了。这波新红利的风囗,就是在共生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群经济。

社群是新商业模式的最佳载体,是新物种,是新模式,是生产力重构的体现方式。

只有把所有人都变成合作伙伴,把每一个人都变成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在没有机会的环境里寻找到全新的成长机遇。在当下经济产能过剩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强烈、个性化需求旺盛,产品品牌价值中,长期被忽略的情感价值部分占比逐渐增大,与性能价值部分已呈比肩甚至是超过之势。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谁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将人们的个体努力整合起来,形成极强的系统集成能力,谁就拿到了登上新时代航船的船票。文艺无疑是人们抒发感情的宽泛渠道,写几行字画几笔画唱几句歌跳几下舞,都是在表达各自内心的喜怒哀乐惊恐悲,这些是被我们长期忽视的价值能量。而将这些东西深度嵌入和融化进实业当中去,实现“文艺即科技,科技即文艺”的新实业产业生态,那么,无疑就是在对旧生产力进行了一次始于底层逻辑的拆解与重构。那些在之前不能想象的新需求、新交易机会,都会随着生产力的解构重组而被充份激活和释放出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此时其实已是柳岸花明。

怎么做?就是在前面开拓者的试错基础上,继承与创新并存,连接、赋能、跨界,朝着价值型企业发展,朝着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进化!



2019/4/3夜止笔

——  END  ——

"荒凉之美的背后"系列戳下面:

写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的文艺生态环境为什么长期辣么恶劣?丨荒凉之美的背后(一)

写作者必须知道的逻辑:中国文艺生态环境可以改善的底层结构变革丨荒凉之美的背后(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横店,这个在中国影视行业、娱乐圈内赫赫有名的地方。早在几年之前,我就听说了这个地方,在前几年网络电影刚盛行起来的时...
    淡蓝色的天蝎阅读 1,574评论 0 3
  • 乡村的夜美不胜收,坐在楼顶的石阶上,看那轮几近完美的圆月,它时而藏在灰色的云层里,只留下它的余光,黑灰色的云交融得...
    尹小月阅读 190评论 0 1
  • 清风抚明月,细柳垂苏堤。苏堤人独坐,莲深蛙一鸣。
    月夕华阅读 188评论 0 0
  • 2019.2.15. 星期五 晴 读经计划:《黄帝内经》《孟子》《笠翁对韵》。 今天下午,我们坐公交车去云洞岩,我...
    以沫0阅读 283评论 1 3
  • 我们每天都要找时间来和自己相处 比如独自散步,看书,玩游戏,甚至当你晚睡时,你也只是想和自己多相处一些时间。 生活...
    寒冷的木制水晶阅读 1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