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文/卢仁义
如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总在心头萦绕;如一座巍峨屹立的丰碑,总在故园耸立;如一首婉转动人的旋律,总让人黯然涕下;如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总能让人铭记——那就是清明。
清明应该有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不仅是为了渲染氛围。这雨,该是感情的宣泄吧!站在雨中,是不需要任何雨具的,这种如丝般的小雨,正是人伫立时最美的背景。有一点点微微的风,将雨丝拉成斜线,就这样置身其中。面前是一坟,坟前伫一人,默默无语,默默无语,任雨滴和着泪水在脸颊放肆。无论路有多远,无论身在何方,就是这种召唤,化作相思,化作牵挂,化作异乡苦涩滋味。也有放声大哭的,哭着生前的味道,哭着死后的惆怅,哭得空气落泪,哭得清风呜咽。于是用手,扯着坟头白草,把脸,贴在墓碑上。
啊,清明,你如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总在心头萦绕!
随着人流,回到故乡。“路上行人欲断魂”,你我他,都回来了。就在这四月,我们仰望,如同仰望一座巍峨屹立的丰碑,好像谁就在丰碑之上。捧几把黄土,烧一推火,一壶浊酒,浇得松柏肃立,浇得眼泪纷飞,那就让眼泪把自己淹没吧,那就让折迭的身躯把思念弯成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径。于是我们回忆,回忆过去的影像,用思维配音,在一滴一滴的眼泪中放映着一集集电视剧,直放到夕阳西沉。几千年了,从春秋到如今,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有一抔黄土,在故园,将思想凝聚,凝聚成心中的丰碑。
啊,清明,你如一座巍峨屹立的丰碑,总在故园耸立!
清明是有歌声的,这首歌只在每个人心底无声吟唱。唱黄土下面,您们都到哪儿去了?如果说真的灰飞烟灭了,谁也不相信。记得吗?春天的梦里,我还看见您在溪旁浣衣;夏天的梦里,我们一起在树下纳凉;秋天的梦里,您还为我们煮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冬天,您坐在床沿为我纳棉衣。您去哪儿了,我无声地唱,婉转的旋律在另一个天空飘荡。他们也在唱,就在黄土上,唱往事摇曳的悲伤,唱依稀的你儿时模样,那微凉晚风扑面时,你是否听到他们的歌唱?夜深人静,你可知他们正用歌声把眼泪拭擦!
啊,清明,你如一首婉转动人的旋律,总让人黯然涕下!
微微雨雾中,我们读着清明。读那杏花村中的清酒,读那游子残酷而绵长的怨怅,从古老的典籍去寻找漂泊的灵魂,从那纸与火的结合中体味梦想。于是,有一种精神在心间弥漫。于是,每个人在模糊之际,都觉得有人在把你微笑注视,在把你轻轻劝慰,让你崛起,让你刚强。于是,你记住了忠,记住了孝,记住了仁,记住了义,记住了礼,它成为你生活的准则,它让你成为一个文明的人,高尚的人。世世代代,潜移默化,清明就镌刻成一种记忆。
啊,清明,你如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总能让人铭记。
一夜之间,所有的坟头都开了这样一种花。它色彩绚丽,无叶有花,青竹为干,彩纸为身。虽无生命,朵朵有情。我们谓之——清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