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也喜欢数字七?这和一部纪录片有关,是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部纪录片,更确切地说是一系列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系列:
那句每集纪录片里一直保留,颇具年代感,标准的BBC英语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一方面有字面上的意思,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会让你看到成为成年人的他。导演确实做到了,从当初一群蹦蹦跳跳的七岁孩童,一直拍到他们成家立业,甚至一路追踪到了他们成为old men and old women,也真要为导演的坚持点赞。
而这句话的另一层面其实也是导演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是不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是一句肯定句而是一句疑问句。他也不停地询问着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你觉得自己还是当初的那个七岁孩子吗?” 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他不断地引导着我们思考这一生该怎么过,我们可以改变命运吗?我想这个问题又可以剥离出两层:
第一层:哪些是不变的或者说是我们期待不变的?
某种程度上,我们期待着自己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变老,即使经历着世事的沧桑变化,内心深处仍能保持着当初的童真,不曾改变和动摇。因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真善美的阶段,一个说出不忘初心的人希望自己正直、向美向善的价值观一直根深蒂固,像我们的身份ID,像我们的DNA,像植入土壤的种子。所以当纪录片中主人公很欣慰地说出,哦,迈克,我觉得我还是当初那个小孩儿时,想要传达的是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是没有变的,这让人感觉安宁且忠于内心。此刻,再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句: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至少,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
以前在“圈外同学”学习了认识自己的冰山模型,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其实只是这个人的冰山一角,而藏在冰山下面的价值观、性格、动机才是一个人的根本。
所以,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就能赢在起跑线上了吗?也许不完全是,而诸如勇敢、善良、正直、积极向上这些价值观才是应该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就大力培养的,这些是植入孩子心中的种子,是让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根。
经过了课程的学习我明确了我的人生终极价值观是幸福和成就:
幸福是度过的每一天每一分钟的感受,是与人相处不觉得累,遇到事情不觉得难;
成就是经过时间的打磨,提炼出精华,形成积累,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第二层:哪些是可以变化的或者说我们期待变化的?
我想导演深层次的问题是在问英国是否存在阶级固化,是否富人的子女还富,穷人子女还穷。所谓穷,不光是吃穿用度要更加节俭,而是真的会面对钱紧缺的局面,入不敷出甚至需要社会或家庭的经济资助。是否穷人可以逆袭?如何逆袭?教育是否重要?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这些宏大的问题我也是完全hold不住,只能说会在后面的文章一点点地试着触碰,也做不到全面地回答。
这部纪录片七年一拍的节奏完美契合了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说法。他所说的人生版本的改变应该是指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模型这些层面的。
关于时间的使用可以举个小例子,假如现在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需要做一件小事儿,开始时我们会觉得还有那么多时间,不着急,然后时间就这么不留情面地一点一滴地滴答过去了,最坏的情况可能就是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我们还什么都没做。面对这个问题,目前的时间管理界给出的方案是:番茄工作法,以25分钟专注时间+5分钟休息时间为一个最小的循环,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两个小时的时间切割为四个番茄钟时间,每个番茄钟时间要求自己有一个产出,这样两个小时过去后我们有四项产出。
而我们再放大到人生的时间长度,这时的番茄钟不再是25分钟,而是七年,这些主人公们七年就会被采访一次,就相当于一个番茄钟过后就要检查产出,这样不至于荒度一生在最后时刻才后悔莫及。按照一个人活到84岁来计算,一生也不过十二个七年而已,考虑到那些我们已经用掉的七年,剩下的七年真的不算多了,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时间,一个七年完成一个版本的更新都是最低要求。
2019年,也就是今年,BBC刚刚播放了七年人生这个系列篇的《63 up》,也就是这个系列纪录片的第九部,主人公们63岁的样子。期待七年后2026年这部纪录片还能继续下去,因为正好和我参加007不出局的周期相同,希望2026年我也能继续坚持着写作。期待那时我看问题能够更有深度,写作能更好地表达思想。
这一周就先写到这里,希望你们也抽空看一看这部系列纪录片,从第一集看起,我希望你们不要看得太快,有些事情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体会到味道。
下一周起我会依次讲讲我眼中的主人公们。
引用一下@爸妈营的图片,虽然不是最漂亮的纪录片宣传照,但清晰地使用了分类这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照着这张图看纪录片不迷糊。
祝大家观影有收获,我们下周接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