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这句话在坊间流传甚远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含义。我也自以为理解其意。
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也是大团圆的日子。我和二妹、大弟、大哥四家在三亚团聚。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共度这良辰吉日,高兴快乐自不必细说。
席间大家推杯换盏,举杯共同祝愿。快乐祥和围绕着大家。虽没有特别的祝酒辞,但兄弟姐妹来自不同的地域,又在三亚这个特别的地方相聚,大家谈论十分热烈。从国际到国内,从政治到经济,从民生到……甚至又聊到了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的确,大环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存也是息息相关的。
大哥比我们几人年长许多,他的阅历自然比我丰富。又是在老家生活的,他成长经历和习俗和我们有所差异。观念也有所不同。我们建议大弟去三亚的几个重要景点看看,因为只有三天的时间,全面看到是不可能的。去南山寺是少不了的。因为那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无数来自各地人们有祈福,还愿的,更有甚者,据说还有不少“苍蝇”“老虎”来祈求佛祖保佑,唯恐东窗事发。
大家酒过三巡,谈论异常热烈。大哥说:“弟弟一定要去南山寺好好拜拜佛,求佛祖保佑我侄子多生几个小子”!当大哥说到求佛祖保佑时,我们几个人不约而同想到的是,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顺顺利利。因大弟是干私企的。大哥的话直把我们笑到泪奔!我们和大哥没有想到一起,谁都没有想到求佛祖保佑竟然是为了多生几个小子!大哥也笑了,笑的十分开心!
大哥说:“我就和咱奶奶一样,重男轻女”。他五个孩子其中有两个男孩,三个女孩。大哥回忆起当他生最后一个女儿时,咱奶奶十分不高兴。当外人问到你孙媳妇又生了个啥孩?奶奶生气说:“是个小死妮子”!我问嫂子:“奶奶这种态度你生气吗”?嫂子笑着回答:“俺不生气。”哥继续说着,过去的女人连名字都没有,现在的妇女地位提高了。但在咱们的老家,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大多数人头脑中依然存在。哥又说:“你们谁知道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是啥意思”?我自以为有文化,说嫁出门的闺女如同泼出门的水收不回来了。哥说:“不完全正确”。封建时代嫁闺女时,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仪式,出嫁的闺女早晨起来梳洗打扮的洗脸水,是不能随便倒掉,这盆水是在轿子抬起的一刹那由专人泼向轿子后面。旧时是坐轿,盖头下的新娘虽没有看到泼向自己的水,但她肯定感觉到了,这盆水连同自己被娘家一起泼了出去。此时此刻,有谁知道马上就被轿子抬走的女儿心情呢?
大哥在嫁长女时同样遵循种风俗,使用了这种仪式。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坐轿改为坐车了。红盖头也省略了。就在喜车启动的一刹那,一盆“嫁女之水”无情的向车的后面泼去。刚才还是欢欢喜喜的女儿,当看到泼向自己的水时,便是大声嚎啕。这便是“嫁出门的闺女泼去门的水”的来由。
直得一提的是大哥还在2012年以父辈的名义为已仙逝的爷爷奶奶立了碑,工程颇为宏大,此举得到了家族的支持。大哥解释说:“为咱爷爷奶奶立碑不为别的,只因咱家族的后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如果哪个孩子有机会回老家,或者旅游,或工作路过也能寻根祭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了”。还有一件事让大哥一直耿耿于怀,生在东北的这些后辈尤其是男孩,他们的名字都起的不好,没有按照家族排辈。大哥不满意。他无不遗憾的说,现在改名字是不可能了,如果能改,都给他们按辈该过来吧!更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在2015年大哥居然还为自己修了坟。他的观念陈腐吗?
其实,大哥不是一个守旧头脑不开化的人。大哥非常前卫,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也是一非常聪颖并充满智慧的人。是一个对现代文明、科学容易接受、善于学习钻研的人,尤其对网络使用的十分了得,像他这样70多岁年龄的老人,又没有专门学习过,没有多少人能那么娴熟的使用网络工具。
“重男轻女”,“嫁女”,“立碑”,“修坟”“排辈”在许多人看来是封建残余,观念陈腐。但我现在是这样解读的: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重男轻女它是因封建时代女性不能接受教育,她们不能参与社会,不能经济独立,她们守望一生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出嫁后如同覆水难收,她们要想在家庭中享有地位,必须努力的生儿子,母以子为贵!她们一生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立碑排辈它代表的是家族的繁衍发展,对后人则是我从哪里来?修坟更是有它的文化内涵。古时人相信在阳间啥样,到了阴间还是啥样。希望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能住上富丽堂皇的房子。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我的解读是否很肤浅?
但由于东北黑土地是一个多民族,是一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的融合体,他们带来了各自家乡的文化风俗,各种风俗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相互磨合,相互认同。所以,行成了独特的黑土地文化。我们成长在这种环境中,已经被同化。对老家的风俗已淡忘,想的不那么纯粹了。所以,生孩子不重视排辈,随便起名字,感觉啥名字好听好叫就用了。大哥说过,给后人排辈,即使他们现在不见面,不认识,等咱们百年以后,他何们在巧遇或在什么场合见到,一说辈分不就知道是亲人吗?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即使算不上文化,至少是民俗。大哥是在传承这种文化,延续这种民俗。
2017年2月12日写于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