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目前在豆瓣评分高达9.2分,名列豆瓣TOP250榜单的第60名。
电影的主人公宋佑硕虽然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底层工人,但是他不甘现实穷困潦倒的折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通过司法考试并在成为法官后很快转行当了律师。
凭借对政策的敏锐嗅觉和不懈努力,宋佑硕以代理房地产登记业务起家。
随后涉足税务领域,成功让妻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功成名就的宋佑硕,找到了当年自己一无所有时欠过饭钱的那位饭店大婶,想要还多年前欠下的一顿饭钱。
而老板娘的的一句:
自古以来,钱就不是用钱来还的,而是用来礼尚往来的。
让宋佑硕感到了人情的温暖。
不久,韩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镇压赤色分子的大清洗运动。
饭店大婶的儿子朴镇宇,因从属的釜山读书联合会被控为左翼社团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残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
走投无路的老板娘只能找到宋佑硕来做儿子的辩护人,但是社会政治环境的严酷让宋佑硕产生了担忧与犹豫。
选择做大集团的法务代表,就会过上更加富足闲适的生活。
而一旦选择顶住压力,继续担任朴镇宇的辩护人,无异于将自己陷入与国家与政府的对立面。
宋佑硕深知这场追求正义与民主的辩护几乎没有赢的希望。
但是宋佑硕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为正义战斗到底。
不仅是为了报答老板娘的一饭之恩,更是自己做为一个公民的良知与正义促使他的觉醒。
为了帮振宇辩护,宋佑硕夜以继日,没日没夜的翻资料,找证人。
但社会和政府的阴暗超出他的想象,司法部门滥用职权,官僚体系以权谋私,而镇宇遭受的酷刑伤痕更让他触目惊心。
在法庭上,宋佑硕克服多方困难,却依然坚定的为镇宇做着辩护。
他不断的质问着那些国家机器背后滥用权力的施暴者,声嘶力竭的发出了民主的呐喊:
“大韩民国宪法第一条第二项:
大韩民国主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权力都由国民产生,国家即国民。
但是证人毫无法律依据,一味强调国家安保,就把国家镇压践踏在了脚下,证人所说的国家只是强制取得政权的一小部分。难道不是吗?
你是让善良无罪的国家生病的蛆虫,军事政权肮脏的帮手而已”。
为了证明朴镇宇无罪,他勇敢的与国安部门进行斗争,为此他的家人被威逼恐吓,他本人因为去调查而被殴打。
最终宋佑硕更被以扰乱公共治安秩序而被审判,然而他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电影的结尾宋佑硕眼里闪着泪光,坐在被告人的位子上,身后一直有律师不停的为他站起来作证。
那一天全釜山144名律师有99名出席庭审为宋佑硕担任辩护律师。
“自你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不过如此。”
这部影片是基于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铉在1980年代的“釜林事件”辩护的经历改编。
主人公宋佑硕的原型便是当时还是律师的卢武铉。
虽然创作成分比较多,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导演和编剧还在力图让观众想到这位总统。
影片最大的成功得益于宋佑硕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饰演律师宋佑硕的是被誉为韩国“演技之神”的国民级影帝——宋康昊。
曾经有人评价宋康昊的演技是最高级的表演风格,他总是能够润物细无声的进行表演,完美的将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
可以说,宋康昊一个人便是韩国电影光辉史的见证者。
但对于宋康昊来说,饰演一位极富争议的政治领袖的年轻时候,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据说:宋康昊曾拒绝过出演《辩护人》。
但最终因剧本中的角色那种“人物前后情感和行为的巨大反差”,勾起了他的表演欲望,而同时他还为“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那些年轻人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所深深打动。
导演杨宇锡对剧本故事的打磨以及叙事节奏的流畅程度,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影片试图通过宋佑硕个人的命运和遭遇来折射韩国当代社会政治的变迁。
影片并未过度对韩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做深入刻画,反而是把大量的细节用在塑造主角的性格上。
即使你对韩国当代历史并不甚了解,也一样能够理解主角所经历和遭遇的那种命运和转折。
宋佑硕出身底层,从来没想过做什么民主斗士,他做律师只是为了挣钱让妻子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对一个艰苦奋斗终于实现梦想的人来说,想要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生活真是太难了。
所以当他通过多年的努力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之后,他会更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当饭店大婶第一次来找他求助为镇宇做辩护的时候,他也会担心犹豫。
导演杨宇锡正是通过大量的细节的堆砌来让观众理解主角的动机转变:
宋佑硕虽然追求名利但却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其实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人。
当他在成功之后,会想到去还饭店大婶的恩情。
他还买回了自己当年做工人时参与建造过的房子,教导孩子让孩子认墙上的字:
绝对不要放弃。
他甚至买了一条帆船,希望自己能够参加奥运会,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这些细节证明了宋佑硕是一个有着理想与良知的人。
宋佑硕曾劝朴镇宇说,以卵击石简直就是可笑。
而朴回击宋的话是:
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碎成细沙,但鸡蛋最终会孵化,超过岩石。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在见到伤痕累累的朴镇宇后,一直被立场飘忽不定的宋佑硕,得到了情感上的大爆发。
他脑海中的正义最终觉醒的那一刻,我们才会觉得是那么燃!
电影的最后定格在宋佑硕对着镜头的微笑当中,他身披囚服坐在审讯台的位置上。
注视着前方,所看到的却是正义与希望。
虽然宋佑硕的辩护失败了,但他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好的一场辩护。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在韩国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国民的巨大反响,更大的反响的则是引起人们对于过往的反思。
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重新审理。
最终判决当年的5名被告人无罪,此时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对电影当中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
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