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留将军(留异)狼顾于一隅,不断挫败,声势和实力都直线下降,胆魄衰落,士气沮丧。其将帅首鼠两端,唯利是视,他怎么能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身先士卒呢!这是其六。(系马埋轮,引用《孙子兵法》,方马埋轮,把马拴起来,把车轮埋在地下,以示绝不后退逃跑,让大家死战。)
“将军之强大,比侯景如何?将军之兵力,比王琳如何?武皇(陈霸先)灭侯景于前,今上(陈蒨)摧王琳于后,此乃天时,不是人力。况且兵革之后,人民都厌倦战乱,谁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跟从将军于白刃之间呢!这是其七。
“历观前古,公孙述(参见公元36年记载)、隗嚣(参见公元33年记载),相继倾覆;骆馀善(参见公元前111年记载)、卫右渠(参见公元前108年记载),危亡继及。天命可畏,山川之险难以仗恃。何况将军欲以数郡之地以抵挡天下之兵,以诸候之资抗拒天子之命,强弱逆顺,怎能相提并论!这是其八。
“况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爱其亲,岂能及物!留将军身受朝廷封爵,儿子又娶了公主,犹且抛弃而不顾,背明君而孤立,危亡之日,岂能与您同忧共患,不背叛您呢!一旦战事胶着,士卒疲累,力量不继,惧怕诛杀,又贪图反正立功之利,必定发生晋阳围城,韩魏倒戈之谋(参见公元前403年记载),井陉之战,张耳要斩陈馀之变(参见公元前204年记载)。这是其九。
“官军万里远斗,锋不可当。将军在本土作战,士兵们多瞻前顾后(出自孙子兵法,深入敌境作战的,没有退路,一心死战;而在本土作战的,士兵因为离家近,战斗意志不坚定,容易逃跑回家);众寡不敌,将帅不睦。将军师出无名,也没有取胜会,在这种形势下反抗朝廷,看不见有什么胜算。这是其十。
“为将军考虑,不如绝亲于留氏。派儿子入京做人质,放下武器,一切遵从皇帝诏旨。如今亲王尚少,皇子们也都还年幼,凡是皇室宗亲,都蒙受宠爱(陈帝陈蒨将陈宝应家族收入皇室家谱)。何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克己复礼,称籓顺服,北面称臣,功业难道会比刘泽差吗(刘泽是刘邦远亲,事见公元前181年记载)!我寄望于将军能感恩怀服,不觉口出狂言,如果将军要对我加以斧钺之诛,我也心甘情愿。”
陈宝应览信大怒。有人对陈宝应说:“虞公病势渐重,说胡话了。”陈宝应才稍微释怀,也因为虞寄民望很高,所以优待宽容他。
3、
北周梁躁公侯莫陈崇跟从北周主宇文邕前往原州。宇文邕突然连夜回长安,大家觉得奇怪,侯莫陈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之前听法师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利,皇帝突然夜还,不过是晋公死了吧。”有人揭发了他的话。正月二十日,宇文邕召集诸公爵于大德殿,当面斥责侯莫陈崇,侯莫陈崇惶恐谢罪。当晚,宇文护遣使将兵到侯莫陈崇第,逼令他自杀,按正常死亡的礼仪安葬。
华杉曰:
侯莫陈崇说这种话,是一种虚荣,显示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一来他这么想的,二来如果一旦说中,又能得到更大虚荣,所以他忍不住要说出来。但是,这话刺激性很大,听到的人,也忍不住要说给其他人听,这就被揭发了。是直接听到的人揭发的,还是间接听到的人揭发的,资治通鉴没有写。总之,你有绝对信任的人,而你绝对信任的人又有他绝对信任的人,而且因为他只是转述你的话,危险性没有你那么高,他的谨慎意识会比你更弱。这就很容易出事。所以,不该说的话,对任何人都不要说,而且想都不要想。
至于宇文护,威权直逼主上,本该戒慎恐惧,克己复礼,却为这样一句话,逼功臣自杀,也是在给自己积累祸根罢了。
4、
正月,陈国朝廷任命高州刺史黄法qu为南徐州刺史,临川太守周敷为南豫州刺史。
5、
北周主宇文邕命司宪大夫拓跋迪制定《大律》二十五篇(原文为十五篇,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二月六日,颁布施行。
其刑罚种类及等级:一是杖刑,从十五棍到五十棍;二是鞭刑,从六十鞭到一百鞭;三是徒刑,从一年到五年;四是流刑,流放二千五百里到四千五百里;五是死刑,罄(吊死)、绞(勒死)、斩(斩首)、枭(斩首后人头悬挂高处示众)、裂(车裂);一共二十五等。
6、
二月十六日,陈国任命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为江州刺史。
7、
二月二十七日,北周主宇文邕下诏:“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论亲属关系是朕的堂兄,论职务是朕的首辅,从今天开始,无论诏书、文诰及百司文书,都不得直接写晋国公的名字。”宇文护上表,坚决推辞。
8、
三月一日,日食。
9、
北齐朝廷下诏,命司空斛律光督步骑兵二万,修筑勋常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设置十二个戍防据点。
10、
三月二十二日,北齐任命兼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
11、
夏,四月二日,北周任命柱国达奚武为太保。
12、
北周主宇文邕将要视察学堂,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于谨上表,坚决推辞,宇文邕不许,仍赐给他延年手杖。
十月二十五日,宇文邕到太学。于谨入门,宇文邕迎拜于大门和屏风之间,于谨答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面朝南方。太师宇文护登上台阶,摆设几案。于谨登上座席,南面凭几而坐。大司马豆卢宁登上台阶,把于谨的木屐摆正。皇帝宇文邕登上台阶,站立在画着斧头的屏风之前,面朝西方。有司进上饭菜,皇帝宇文邕跪坐递上酱碟,又亲自为于谨切肉。于谨吃完,宇文邕亲自跪起(跪坐着挺身)递上漱口酒。有司撤下饭菜,宇文邕面朝北方,向于谨请教。于谨起身,站立在座席后,回答说:“木材经过墨绳划线,才能锯直;君王能接受臣下进谏,才能圣明。明王虚心纳谏以知政事得失,天下才能安定。”又说:“去食去兵,信不可去;愿陛下守信勿失。”又说:“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每天能得到擢升,为恶者每天会得到制止。”又说:“言行,是立身之基,愿陛下三思而后言,九虑而行,不要有过错。天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愿陛下谨慎。”皇帝宇文邕再拜接受其言,于谨答拜。礼成而出。
华杉曰:
这是三代之礼,视学、养老、乞言,北周崇尚复古周朝,所以宇文邕举行这样的典礼,有点“用师者王”的意思。
于谨的话,多出自《论语》,先讲“去食去兵,信不可去”: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问老师,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关键就三条:足食,足兵,对人民讲信义。
子贡接着问,如果遇到危机,这三条不能都做到,先放弃哪一条呢?
老师说,去掉兵。
子贡再追问,如果危机更大,剩下两条也不能都做到,再放弃哪一条呢?
老师说,去掉食。唯有信义,宁死不可放弃。
足食,是加强粮食储备;足兵,是加强战备;足食足兵,就是备战备荒。如果出现危机,先去兵,周朝就有“凶岁去兵”之礼,因为军队消耗而不生产粮食。去兵而有食有信,与人民固守,也不怕敌人打进来。但是,遇上大荒年,去掉军备,还是度不过去,怎么办,去掉官府的粮食储备,全部赈济给灾民。手里兵没了,粮也没了,我的政权靠什么啊?孔子说,不怕,民无信不立,只要还有信义在,就能众志成城,保家卫国!
所以,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信义。除了信义,我们一无所有!
第二条,“天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出自《论语》,不过不是孔子说的: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他犯错的时候,所有人都看见了。他改正错误的时候,所有人都仰望着。
这话两层意思,一是你不要以为你犯错没有人知道,因为你高高在上,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二是错了也不要紧,只要你改正,还是万众仰望。
都是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