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占统治地位的公共模式是干谒和辩护——寻求入仕或用朝廷可以接受的措辞解释不仕的动机和原因。
诗是一种忠于中央政府的象征行为。
因此并仅因此,诗歌的撰写被用作进士考试中对未来官员的一种考核手段。诗赋取士主要针对寒族进入帝制。
这些有着独立家庭利益的候选人,需要提供证明,说明他们持有或接受中央政府的观点,并能用认可的术语思考这个世界。在应试的高度受限的修辞活动中,我们发现诗歌是帝国意识形态的形式体现。
诗歌成为孔夫子“正名”的延伸:诗歌用政治上认可的词句来理解和表达人类精神的深层情感。从诗歌表达“个人”价值开始,就存在对政府权威表达顺从与承认的强烈要求。
在供职于政府和厌世之间还存在不同态度和处境的广阔领域。
诗歌只允许两者之一(入仕或出世),它忽略那片广大的中间地带,这种忽略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当权者对这类社会关系不想予以考虑。“隐逸”将不服务政府的所有动机都转化为一种纯粹的个人倾向。
它解除了与当地经济和政治利益任何明显的联系。这种“隐逸”的权威主题有效地让一个人无须确认除朝廷之外任何社会组织的特权。对地方和家族效忠从属于对中央效忠需要对相关论的信仰,不是作为单纯的诗学手法而是作为宇宙的内在结构的相关论的信仰。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歌通常被假定为非虚构;它的表述被当做绝对真实。
010.意义和模式潜伏于世界之中。
诗人的意识和诗歌是潜在意义和模式得以显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