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当时公司上上下下下都在读四步创业,讲最小原型迭代,当时我也在读,还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了一篇文章)
以用户为中心影响下,每次大家想到一个不错的概念的时候,都会说开发出来,做一个最小的MVP,让用户试一试,看看用户对此感兴趣不。是的,《四部创业》和《精益创业》就这么说。用这种最小原型开发,节约开发的投入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但是,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这样问题。最低成本的原型,粗糙,各种bug,让我们在产品在测试过程中,用户开始纠结各种bug,各种性能问题。忘了我们测试的本身是产品的概念。当我们费尽全力把产品做好,结果发现用户还是不愿意买单,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种测试方法,叫概念测试。概念测试一般只需要用到文字或者图片就好。当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先不着急投入开发,我们可以先请一批用户进行测试,这样不仅仅可以验证你的想法,甚至完善你的想法,而且是说服你的团队和上司最好的办法。或者你接到一个产品任务,以你的经验和判断,这是非常不靠谱,可是无奈是你的上级(或客户)提出来的。人生苦短,你不想浪费精力做不可能有人用的产品,你又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说服你的固执的上司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概念测试这个方法。
先说案例吧,我们有一个产品经理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把外部的视频内容移到校内,并提供网站/或APP,不会出现因出口带宽带来的卡顿,是否会选择直接上这里。肖院长想知道这个项目是否可行。有别于其他项目一开始就动工干活,做一个低保原型,我们UCD组为了这个项目做了概念测试。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定性的调查,我们选择了9个大学生用户深入访谈,深入了解目前的大学生看视频行为,并且收集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在深入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现象
1、在大学校园里,看视频是主要娱乐方式,学生们喜欢看视频。可见我们选择的方向是主流哈。
2、学生的手机持有率高,学生玩手机的越来越多,相反的电脑成为了工具,或者Wifi的辐射工具。从定性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看视频有具有潜力。
3、学生对目前的习惯是在百度上直接搜索,或者直接输入视频媒体的品牌。万事问百度,中国网民的习惯,而视频网站多年的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定性调查结果显示,我们通过独立网站导流量是非常困难的。
4、学生们认为内容为王,选择哪一个视频网站,往往是因为内容,我最爱看的《爸爸去哪儿》,被爱奇艺买断了;《中国好声音》被腾讯视频买了,我只有装这个了。而在视频行业,为版权引发的官司接连不断。百度被起诉了,快播也被命停了。但是这些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我们做了定量的问卷,总共收集到了53个学校,88个用户做了定量调查。
写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你会问,是如何找到这些用户?那天产品经理也问了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
1、找一些忠实的校园小伙伴,然后让他们帮我传播。为了保证问卷的多样性,让他们发布给最好,非他们学校的同学那里,比如他们有高中的同学群。
2、学生们对小礼物很感兴趣,我们做这个调研,也准备了3份小礼物,从认真答题的小伙伴里抽取了3名。
到了定量验证时候,设计问卷变的非常重要,要问到关键的问题,而且答案的话也要覆盖全面。而定量调查的主要依据是我们定性的发现。关于问卷的设计,专题介绍《小问卷,大学问》,看源动力往期。每次做定量调查,问卷我也要经过反复测试,请同事测试测试直到没有问题。问题覆盖全面,没有语病,没有错别字,没有漏填,跳转很重要……这里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开放性问题非常重要,请你的用户说说看法意见或者吐槽一下,非常重要,这里你往往会受到意向不到的效果?别担心用户不填,很多人很表达,尤其喜欢吐槽。
调研后,收到的数据分析非常重要,虽然在问题的时候,可能是正向的。
但是我们结论是这样,因为我们分析到用户端的转移,而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改变。
通过概念测试我们不但可以验证概念的可行性,也可以收集到一些趋势和分析,这些建议和想法都可能给我们产品提供很好的改进建议和方向。
无论新开发一个功能或者重新定义这个产品,我想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想,而不是盲目的做。不妨把你的想法跟你的目标用户的人说一说,看看他们的反应,了解他们的想法。当然任何一个方法不是万能的。对于非常前瞻性的产品,可能用户的预知能力还不够。或者如果我们选择的人不是目标用户这可能存在偏差。
但是,不试一试,你又会怎么知道呢?如果你有一个想法,但是又苦于没有设计资源和开发资源,抑或你也接到一个很不靠谱的任务,但是你没有办法说服你的上级(或客户)拒绝,欢迎联系UCD组,UCD组为你提供专业的概念测试和设计服务,让你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