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俊,出生于1981年,中共党员,全科主治医师,现担任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心卫生院医教科科长,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及行政管理经验。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兢兢业业的乡镇医生,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所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就对医生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一股执着的追求和热情,再加上他的妻子也从事医疗工作——扬州市苏北医院的护士。这些更加坚定了自己所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和荣誉感。
一、充满激情,毅然赴绥支医。2020年初,邗江区卫生系统号召医务人员报名参加援绥支医,当时正值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汉肆虐之时,全国人民正被一个个英勇医疗系统的“逆行者”先进事迹所感动时,张文俊同志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开始萌动了。他知道,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医疗专业,虽然不能直接参加到这场与新冠肺炎病魔斗争最激烈的前线,但也可以到陕北黄土高原上偏僻的山村为这里的人民送医送药!他毅然向医院领导请缨:到医疗条件简陋的黄土高原去支医。院领导也深知,他是院里重要的青年骨干医生,还肩负着院里医教口的重要工作,尽管有诸多的不舍,但仍然对其予以最大支持!
二、偏僻山村、兢兢业业工作。8月21日,在绥德县政府组织的“2020年邗江区赴绥德县‘三支’人员座谈会”上,他进一步认识到:邗绥两地乡镇医疗条件差异大,这正是邗江支医人努力工作的着眼点。作为一名党员,他有着相当高的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工作安排,来到了离绥德县城有二十公里的四十里铺镇卫生院。由于该卫生院不能提供住宿条件,他住在绥德县城,每天早上7:00不到就起床,乘坐公交车沿着山路一路颠簸50分钟左右,才能来到医院。一到医院,他顾不上因颠簸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不适,急病人之所急——病人走过的路更加崎岖难行、来一次医院不容易,就立即穿上白大褂投入到一天紧张的救死扶伤之中。
三、任劳任怨,送医药送健康。8月21日,他到达绥德县四十里铺卫生院。不久,他就投入到 乡镇老年体检工作中。该镇是绥德县最大乡镇,老年人口也是最多的,镇区有100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山区,分布有30多个村。张医生身先士卒,主动要求到最偏远、最难行的那些乡村去。为此,他一共走访了近20个山村,持续服务了?人次。早上来时已经颠簸得难受的他,再次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颠簸而行 。 当他下车以后,看见当地简陋的医疗条件时,看见等待的陕北老农对健康渴求的眼神时,他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到体检工作中。他热心与老人们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健康保养及就诊的建议。针对体检中发现当地高血压较多这一情况,耐心细致地向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建议他们要降低盐的摄入量。有一次,有个陕北老太血糖值11.6(正常值小于6) ,按照医疗要求应服用降血糖药物,可是,她就是不承认健康有问题。在张文俊医生热心的、真诚的一次次开导下,这个陕北老太终于愿意服药了。
四、关爱孤寡,呵护幼小学生。他针对当地缺医少药、健康知识贫乏的现状。主动向医院领导建议到四十里铺敬老院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他的建议获得了医院大力支持。他为每一位老人准备了健康手册,还不厌其烦的向老人们传授健康知识,耐心的讲解老人健康养生的注意事项。当他看见陕北高原上老人古铜色脸上渴求的眼神时,他是多么的期望为他们一次次送上着来自江苏扬州医疗系统的温暖。临走前,不少老人默默的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他还想到了到四十里铺小学的娃娃们,建议对约500名小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测筛查,以便于早期干预治疗。因为医生人手比较紧,为最大限度不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 他动员一同前来支医的邗江区疾控中心副书记佘国林,他也毫不犹豫的加入到筛查工作行列中,还给师生们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防治氟斑牙。短短的2天时间就高效率的完成这个任务,完全达到了活动预期目标。
五、融入集体,传递医者仁心。 从他来到四十里铺卫生院第一天起,他就凭着一腔热情、待人真诚的心,用精湛的医术让领导欣赏、同事信服,快速的适应了新环境,融入到新集体中;同时,他的医术和医德也让病人感动和信服。为医院工作人员开设讲座,重点推进住院病人病历书写规范、用药规范,抗生素使用规范等。他深知:当地人与外界交流沟通少、医患思想都较为保守,不少医疗规范性要求还停留在多年前水平。他深入调研以后,通过开设《高发病、多发病的防治》等讲座的形式,促进医院加强医疗诊断、诊治规范流程等方面管理;在全院重点推进住院病人病历书写规范,用药规范、特别是抗生素使用规范等。与同事和睦相处,大家只要有点医疗方面的小疑惑,都愿意向他请教。他不厌其烦的推进医疗诊治规范,将一些常见病诊治的新理念,新策略等毫无保留带给当医生。医生和病人都亲切称他为“张全科”。
张文俊虽然是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支医时间也不长,但是其良好形象和卓越风采将支医工作所蕴含的医者仁心的精神得以传承。他工作上勤于实践,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新发展。对于年轻的张文俊来讲,未来的的路还长,但他永远行进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