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既公元前119年,西汉名将李广在漠北之战中,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一代战神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悲壮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令无数后人哀悯感叹,作为同时代的司马迁更是扼腕叹息,在李将军传中这样写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其中唐代的王昌龄的出塞更是脍炙人口,名流千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李广本可以活着,事件发生后,大将军卫青准备上书皇帝为他辩护,以卫青的威望,再加上李广的品德和他在汉武帝心中的印象,死是不必的。即使不这样,汉朝制度,有罪可以用钱恕罪。李广第一次出征匈奴时,全军覆没,只有一个人逃了回来,论罪当死,结果他用钱恕罪免于一死,这在当时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结果呢,李广却说:我一生历经七十余战,胜多败少,现在迷失道路,这大概是天意吧,况且我都六十多岁了,不愿面对刀笔之吏,于是自杀。李广之死固然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值得同情,但是,我觉得,李广死了,自己有了面子,可以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但是他的死,却害了好多活着的人。
首先是大将军卫青,李广临死时有这样一句话我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看似没什么其他意思,其实潜台词是说:我李广之所以失败,除了天意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将军把我打发到了其他地方,没有和单于主力交锋,所以失败。也许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这句话被李广的小儿子李敢听说了,当时李敢由于跟随骠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关内候,请记住,这是将门世家李广家族唯一封侯的人,李广一辈子都耿耿于怀此事,他的儿子做到了。结果呢,李敢自李广死后对卫青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此事不久,李敢擅自闯到大将军府刺杀卫青,卫青因此受伤,卫青不愧为一代名将,他并没有因此事而怪罪李敢,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平心而论,李广之死和卫青有一点儿关系,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也许也是卫青隐瞒李敢刺杀自己的原因。但是,这是主要原因么,显然不是,临出征前,汉武帝再三交代卫青,李广将军老了,不要让他做前锋;同时还说李广这家伙一生点儿背,用他做前锋也不吉利。主要责任人是汉武帝而不是卫青,卫青是替汉武帝背了黑锅而已。
第二个受罪的人当然是李敢,李敢刺杀卫青这件事虽然卫青让家人隐瞒,但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将军府的下人因为敬服卫青不会违抗他的命令,此时平阳公主已经是卫青的妻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紧接着这件事传到了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耳朵里,作为卫青的外甥,舅舅被自己的部下刺杀,舅舅大人有大量不计较此事,在我这里却通不过,李敢太放肆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此人必须得死,结果可想而知,因为北击匈奴立功李家唯一封侯的李敢没有像父亲一样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却死在了霍去病的箭下,窝囊的很。
其实,李广要面子导致他人死亡的还不只于此。当初李广第一次出征匈奴失败后被贬为庶人。有一次李广外出打猎,回来晚了霸凌都尉喝醉了不让李广进城门,李广的部下说:这位以前是李将军。都尉呢第一是喝醉了,第二也许真的不认识李广或者是喝醉了逞能,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现任的将军都不能夜间过城门,何况以前的将军呢!李广不得不在城下露宿,表面上李广没说什么,但他心里十分不开心,老子的面子都不给,你是找死。不久,李广被重新启用,李广因私废公,要求霸凌都尉一起去上任,到了任上,李广就借故把那个都尉杀了。
所以,我们说,身为一代名将的李广,在北击匈奴和保家卫国中战功赫赫,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典范,但是,人在光鲜亮丽的光环之下往往认为会忽视他的另一面,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李广的为人处事的另一面不是为了黑我们的心中英雄,而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他的人生,使我们更加充分的去认识和解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