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等投资领域存在很多韭菜,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韭菜在炒股的过程中经常会犯的错误主要包括:
1. 看消息凭感觉:根据某个所谓的利好、某位大V的推荐、看到的某个新闻等贸然买入某只股票。购买者可能连该公司从事什么业务都不清楚;
2. 追涨杀跌:看到某些股票连续大涨后,再结合一些正面的消息,大批韭菜蜂拥而上买入这类股票;如果当天买进某些股票,第二天(或者短期内)可能就会剧烈下跌,购买者立马割肉离场。讽刺的是,这些股票有时会快速反弹。
3. 不会止损:与上述杀跌不同,有些人买入的股票大幅下跌后不愿止损割肉。还经常自我安慰“也许放在那里一两年后会张上去的”。当然存在这种可能,但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和退市制度的完善,你要保证买入的公司不会被退市并且会经营改善。
4. 频繁交易:过度关注股票的涨跌,每天盯着自己购买的股票,为一时的涨跌而开心失落。然后会进入第2种模式,看着股票跌了就忍不住卖掉去追那些正在涨的股票,然后就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5. 正面信息诱惑:一旦买入某只股票,你可能会一直关注这个股票相关的正面消息,而忽视其存在的风险。
6. 锚定效应:非得等到股票涨到某个价位或者等到收益率到多少才卖,不知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动。处女座的强迫症显露无疑!
7. 过度自信:进入股票市场的韭菜都认为自己比其他韭菜厉害,认为自己就是那战胜市场的0.1%。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
当然韭菜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非常典型的一部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非理想思维?如何避免这些非理性思维?本人最近看的两本书很好的解答了这些问题,它们分别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以及《What Intelligence Tests Miss:the Psychology of Rational Thought》(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这两本书是行为心理学中的经典。第一本书的作者凭借其研究成就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从阅读的趣味性评价,《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更有趣一些。
如果我们都知道自己在投资中存在很多非理性行为,如何有效的降低非理性行为从而使得投资成功率更高?书中提出了一些避免非理性的建议,其中一些在投资中也可以采用。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评价清单的模式进行股票的选择。其实很多量化投资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不过选择的参数种类和数量不同。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评价参数清单,比如公司的PE、ROE、利润增长率、管理水平等等,可以结合财务、经营、管理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确定一个参数列表,每个参数给予一定的权重(可以以100分计算)。根据公司最后的得分进行判断是否买入。当然列表参数里面会有一些主观的判断因素,这些和每个人的经验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长期的积累。
后续自己要加强财务和公司经营方面知识的学习。欢迎来质疑,欢迎来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