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家里的长辈也常常教导我们要知书达礼,要懂礼貌。比如:遇见长辈、朋友,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回家看望长辈,要买些礼物或拿些红包等等,告诉我们这些是做人的最基本礼节,是我们后辈都应该要懂的要去遵守的。不然会被别人说没教养。
在社会上生存,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双方各执一词时,就需要礼制的制约,以礼来调合。如果大家都遵循礼制,以礼相让,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
比如:古代的明君治理国家,也要按照“礼”的要求,遵循“和”的原则,才会出现太平盛世的场景。倘若没人遵守礼节,大家都我行我素,违规、犯罪到处都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哪里还有什么稳定和谐可言,更不要说什么太平盛世了。
礼之用和为贵,表明有秩序才能够和谐。
礼,外在:可以起到约束的作用;内在:意在追求和谐。
“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长幼尊卑的行为规范,所以一谈到礼节,就包括礼仪,包括礼貌,要分清楚谁是长辈,谁是晚辈,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谁是官员,谁是百姓。这样才能够有一个规则,让大家来建构秩序。“乐”是强调和谐。大家在一起,唱歌,听演奏音乐,情感可以调和。所以音乐的作用要配合礼仪。“礼”代表区分,“音乐”代表能够协调,有互相搭配的作用。
“礼”、“乐”两者相互搭配,就可以起到正人心,以此塑造完美的人性心理。
“礼”的作用又分为“秩序”和“本分”。秩序,是希望我们大家可以各安其位,知道自己的位置。本分,是希望我们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对世界尽到自己的义务。
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那样我们才能享受到相应的权利。
比如:领导,尽了领导的承担义务,才能享受领导相应的待遇。父母,尽了父母应尽的义务,他们才能享受父母应享受的权利。
一团和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为了“和”而“和”,维持表面的和谐,逃避现实问题,自己却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味地无原则妥协,和谐终究是不长久的。
比如:领导安排下属做一件事,下属明知有违常规,为了可以和领导和谐相处,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了这一件事,那么最终造成的后果也是需要他自己来承担的。所以说,任何人做事要懂辨是非,有原则,遵循礼制。
又比如:父母教育孩子,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孩子一哭闹就立马满足他的要求,也不管这要求是否合理。那么最终就会惯出一个熊孩子,出社会了,如果也不懂礼节,就会被社会教育。
人从家庭出来,在社会立足,都离不开与他人的相处。真正的社会和谐,是大家共同维护的,共同遵守规则,凡事让一步,大家都有礼让的意识。用礼制节制,并且适当地节制来规范行为,那样社会才是真的和谐。
虽说“礼多人不怪”,但如果做得过分了就显得虚伪了。谦恭有礼也要讲分寸,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意思就是待人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能避免遭他人羞辱。
大家做事遵循礼节,懂分寸,关系自然就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