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种橘子瓣糖,当时算得上高档零食了。一块钱八块。偶尔和老爸买菜回家他就会买一块钱的。
说这糖“高档”是因为从家到菜市场路过的四个小卖铺只有理发店旁边的那家有。店老板是个圆眼睛的奸商老头,每次去买糖,明明都是熟客了,他还是仔仔细细地数,恨不得把每瓣糖上的砂糖粒都数清楚。 我当时人小,身子还没有售货台高,只能退后几步看着他手上的动作,盼望着他能多给一块两块的。但老头子从不出错,不管我怎么数就只有八块。大概数数的启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拿着糖块回家,我问自己八瓣糖放在茶几上凑成一片,怎么就能显得它多些?于是我就一通乱摆,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但我万万没想到,这天真的想法会在多年后变成一类求最值问题继续让我头疼。真是造化弄人啊!
糖果摆好了,妈妈爸爸各三块,我也三块。。。呃,差一块。怎么办?想着妈妈做饭辛苦,给三块;老爸那么胖又不干家务给两块;这样我有三块,可以解馋。好,难题都解决了,可以品尝属于我的三份快乐啦。
对着镜子,我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小心捏住橘子瓣糖的一角,将它缓缓放入嘴中,轻轻吮唆着两个指尖。一种幸福的感觉顺着舌尖一下子弥漫到全身。我知道这只是愉悦的开始,虽然很想就此细细品味,但我清楚这种胶糖含的时间长了嚼起来没味道还粘牙。所以回味个两三秒我便狠狠咬一口下去,让它释放更多的快乐因子。然后再停下来感受着这种神奇的感觉。一时间灵魂都仿佛得到了升华!
随后我细细咀嚼着这块糖,感觉着它在我口中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心中吃糖的快乐与对糖的不舍不停困扰着我。但很快对快乐的向往超越了所有不舍,看着手里的两块糖和镜子里满足的表情,我享受着三份的快乐!
就这样在连续的三重奏里,名为愉悦的交响曲落下了帷幕。只是在最后的一块糖里,快乐与不舍的矛盾达到了顶峰。但人终究还是屈服于短暂的快乐,徒留无边的空虚与寂寞难以排遣。没错,我看向了剩下的五块糖。一时间反对的声音,父母的辛苦,我不可遏制的对糖的痴迷三者不停在我脑海中回映。然而我并不知道,多年后这原始的情感争执会不断变化形式与内涵,最终成为理性,道德,欲望的权衡并贯穿我一生。
最终,我还是吃掉了老爸的那份。剩下的三块糖果,他也只吃了一块。但他是那么开心。看着他,我羞愧而又心安理得。这么多年了,我总会问自己:要是我不吃那两块糖,他会更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