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朋友入职两个月了。985本科,海外硕士的她,在一个全球五百强公司做项目经理,薪资可观。
我一直很羡慕她。直到有一天深夜,她突然给我发微信说,自己快要熬不下去了。
每天坐两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要搞定客户,安抚下属,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日子千篇一律,看不到未来,她觉得自己快疯掉了。
她说,好想一走了之,嫁个大款,从此再也不上班。
我知道她是随口抱怨,明天还是会乖乖去工作。但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不上班,就一定会更快乐吗?
如果让你在不上班和养老院里选一个,你是愿意拥有绝对的独立和自由,纵情放飞自我,还是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无微不至地照顾呢?
不上班是怎样一种体验?
过度的自由会造成选择恐惧症
“高考结束啦!终于可以翘课、谈恋爱、看韩剧啦!终于没有班主任盯着我学习啦!”
刚刚结束高考的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幻想?
当你熬过军训,自由的大学生活就开始了。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课程,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决定今晚要不要上自习。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你突然发现,怎么有点想念规律的高中生活呢?是犯贱吗?
其实,是自由太多,超出了你的掌控能力。
像自由这类好东西,人们也会嫌多吗?Swarthmore大学的心理学家施瓦茨告诉我们,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确实存在“过度的自由”,这会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
拿起手机,几十个APP等你光临,成千条新闻等你检阅,上万种商品供你挑选,这是信息时代的福利,但有时候我们会因此而焦虑,甚至患上选择恐惧症:这么多信息,先看哪个呢?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说,过多的选择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这里的“选择”是指自我决定,比如决定晚饭去哪吃,看哪个电视剧,读哪本书等等。
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们朝九晚十,加班成魔,回到家也得随时待命,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到可怜,节假日也懒得出去,只想倒在床上睡到天昏地暗。他们想,要是能不上班就好了,要是所有时间都是我自己的,就好了。
于是知乎诞生了一个很火的问题:长期不上班是怎样一种体验?
上班族都以为,不上班的日子一定很爽,不用早起打卡,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吃吃喝喝,养花养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在这个问题的三千多个回答里,大部分的关键词都是“焦虑不安”、“无所事事”、“社交恐惧症”、“迷茫浮躁”、“缺乏安全感”等等。有的人本想辞职做自由撰稿人,顺便学习语言,结果没几天就被自己的不自律打败,在家颓废着不想写稿,不知道下一笔收入在哪里;有的人是包租公,依靠收房租生活,不担心经济来源,但没有了社交,“接到朋友约饭的电话都激动到发抖”。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但当你投身时间的汪洋大海,它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一切都失去了坐标,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你可以选择下一秒做一切,但其实你什么也不想做。
我们羡慕富二代们,不必拼命努力也可经济自由,拿着馒头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殊不知,他们也在羡慕充实的上班族呢?
罗素在《幸福之路》一书中指出:空虚之感是因为天然的需要太容易满足而产生的。人这个动物,正和别的动物一样,宜于作相当的生存斗争,万一人类凭了大宗的财富,毫不费力地满足了他所有的欲望时,幸福的要素会跟着努力一块儿向他告别的。一个人对于某些东西,欲望并不如何强烈,却很轻易的弄到了手:这种事实能使他觉得欲望之实现并不带来快乐。
有黑暗才有光明,有忙碌才有悠闲。是通宵复习考试让后来的集体唱KTV那么好玩,上一整天的班,才会觉得看一个电影那么享受。
自律不是万能的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用自律来战胜拖延,从而合理规划时间。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曾经在考研复习期间计划闭关一个月。我买好一个月的早饭,把所有的书摆在书桌上,制定好时间表,从早晨到深夜,从学习到健身,一应俱全。
遗憾的是,我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就放弃了。因为太累。
在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中,积极心理学家Tal指出,我们每个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年初的计划表无法完成,是因为对某些事的自律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以至于我们再没有力气去做更多的事。
如果一天到晚,每件事都需要拼命克制玩手机的心才能做成,那么我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所以,自律不是万能的。坚持一件事的最好方法,不是自律,而是把它变成“例行公事”(routine)。我们无需下定决心,就可以早起洗脸刷牙,上班上学,是因为这已经成为我们习惯的一部分,不用调用“自律”系统。
村上春树是职业小说家。他不需要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读书写作。那么他是如何规划时间的呢?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他写过这样一段话:
“写长篇小说时,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看起来和上班没什么区别,对不对?
为了获得坚持写作的体力,他还要每天跑步。即便心里想“今天身体很不舒服,不太想跑步啊”,他也会告诫自己:“这对我的人生而言,可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
所以,现年69岁,已经入行40年的他,依然活跃在文坛,依靠的是“像考勤打卡一样去写作和跑步”。
工作、考试这些我们避之不及的东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支撑了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去纠结明天该做什么,也无需为浪费掉的生命而惋惜,我们就这样为一个个小目标努力,日子会自己发出光来。
养老院,了解一下?
多点选择,多点健康
不上班需要自己支配所有自由时间,选择太多,那么去养老院呢?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描绘了百年之后的图景。在那时,科技已高度发达,人类只需要“葛优瘫”,自有机器人把食物送到嘴边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像不像养老院?
可是你一定也记得,里面的人类是多么迟钝和麻木。AI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虽然不需要学习、工作、做决定,但也失去了快乐的理由。
87岁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麦凯(MacKay,1980)曾经和妻子一起去了一家很好的疗养院。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
“去年夏天我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我妻子的膝盖患有关节炎,而在那个时候,我的腿断了。我们来到一个疗养院。那儿只有疗没有养。医生和护士长做所有的决定;我们仅仅是有生命的物体。感谢上帝那段时间只有两周--疗养院的护士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并且非常富有同情心;我认为那的确是城里最好的疗养院。但是我们从进入到离开都是微不足道的人。”
从研究我们发现,“人”是有高级追求的生物。仅仅吃饱穿暖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心理健康,我们还需要一点“做决定”的自由。
“养老院”式生活在哪里?
湖南卫视的节目《少年说》中,一个男孩爬上天台大喊:“妈妈你不要再让我吃苹果和鸡蛋了!”
39岁的明星朱雨辰也曾抱怨过,自己每天喝不到两口白开水,因为妈妈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给他熬梨汁,他只能喝果汁。
发现了么,“养老院”式的生活,其实常见于孩子身上。去哪个学校,娶谁家姑娘,都要父母做主。甚至要不要吃鸡蛋,喝不喝白开水,孩子都没有决定的自由。被动的无助、焦虑由此产生,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抑郁。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1975,,1991)将这种心理问题称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在集中营和养老院,人们意志瘫痪,被动顺从,死气沉沉,很多人快速衰老和死去。这与选择性减少密不可分。
我们要学会“己所欲,勿施于人”,给别人一点选择的空间;也应该减少依赖,自己做决定,谨防沉沦在“养老院”式生活中。
不上班和养老院,是自由的两个极端,一个太自由,生活失去坐标;一个太拘束,没有选择的权利。两者都是幸福杀手。
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时什么样子的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你理想的生活里,一定有恰到好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