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你只能掌控你看的到东西,看不到的掌控了你”。
最近在做逻辑课的思维导图,想到了许多关于可视化的解题思路。我想,人类这种生物作为自然界的高等级兵种,进化出来独特的技能区:大脑皮层。基于大脑皮层,我们又进一步进化出来一些特殊的能力:创造和理解各种抽象语言。例如文字、数学公式,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语言。
但我们最终产生的体验,还是需要依靠动物的原始功能:视觉、触觉、味觉等。脱离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人类无法理解和掌控抽象的语言。
数学课常是学渣的噩梦,其中一个原因是数学本身高度抽象,各种公式符号也许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懂,更别说他们背后与现实的意义关联。因此,没有与这些“抽象语言”对应的基本体验,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掌控。比如我正好要算17的平方,凭记忆应该是289,为了确认,在大脑中又进行了一遍计算,但计算过程其实就是纸面计算过程的“大脑模拟”:我在想象出来的草稿纸上写下了17,然后下面又有个17,先计17x7…最后得出结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习的时候,让事物和概念“看得见摸得着”,就是一个基本的法则。
因为数学、物理压轴题等复杂体系的理解,拥有很长、很复杂的逻辑链条。所谓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 。其实这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的法则,更是学习任何事物的基本法则:把抽象语言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与事物结合起来。数学、物理的难题,其学习主要是理解而非记忆,对于一个拥有漫长的逻辑链条的题目来说,一定要把他的全逻辑链条完整的梳理过一遍才能叫学入门了。
假设一道题目,它的逻辑理解链条是这样的:A→B→C→D,然后(D+E)→F→G,G是最终结论。文字描述就是,从初始条件A一直推导到结论D,然后D+E两个条件推导出F,最后得到G。
A→B的理解不难,你只花了3分钟;
B→C也不难,3分钟; C→D,又是3分钟;D和E是什么关系呢,符合推导到F呢,稍微复杂一点,5分钟;F→G,3分钟。最终,把整个逻辑链条连贯起来整体思考,3分钟。
就这样,20分钟过去了。
这样一个完整的20分钟,你只能理解一个题型当中的一个例题,还来不及反思,来不及对比其他题目,来不及寻找核心规律。什么深度思考和衍伸思考都来不及做,20分钟就过去了。假设在这个时候你突然终止了,那么很容易,你上面好不容易联系起来的逻辑链条就中断了。等到下一次你再想学习同一个内容时,又需要重新花时间去梳理这个逻辑链条,效率大大降低。
甚至,你稍微慢一点,20分钟逻辑链条只走到了F,这个时候如果你停下来了,此时大脑内存过载,记不住前面A→B→C→D的推导过程,那么整个逻辑链条全线崩溃,基本上是白做了。所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把思考的逻辑过程“可视化”,下回拿过来一扫,就可以接着逻辑链条向下推理。
实际上,思维导图是最常用的一种可视化方法,他是结构化和可视化的结合,用好了能够提高不少效率,原理是人的大脑对于图像的接受度高于抽象文字。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可视化思维,对思考的效率、深度,记忆的速度和长度,都会有很大帮助。思维导图这一种方法,是很多学神,也就仅仅用了思维导图一个方法,就足够上名校了。
思维导图的使用注意事项:
1 思维导图需要自己制作,才能梳理整个思维过程和知识树;
2 在文科学科的学习中,可以用来辅助阅读理解和写作;
3 思维导图的底层就是精准的概念。
4 “白板思考”用的也是可视化的策略:借助于白板让我们从“结构化思维、有边界的思维、不能错的思维”中解放出来,随时随地、无边无际的思考。
5 这是一种很厉害的工具。每一项工具的发明和使用都把一部分人送往了未来。
由此想到了写作的重要性:智力活动的基础是思考能力,而思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写文章”就是将思考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对思考的路径有更好的把控。所谓的元认知能力也许是从写作过程中得来的。反过来,大多人毕业后就很少写字了,也就很少有机会看到 “到底我在想什么,我是如何思考的”,从而混混噩噩的被惯性推动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