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二十二,站在毕业的路口,不知所措。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毕业,没有一技之长。我害怕自己成为待业人士,在大学生应届网上投了十来份简历,却只收到一份回应。而且面试的时候还一脸懵逼,就在我以为没有什么希望的时候,公司却通知明天上班,就这样,我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文案。
怀着工作的喜悦,我无比地珍惜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尽管我有那么多不熟悉,那么多不安,但我想,自己这么年轻,互联网学习资源那么发达,我想没有什么是可以难倒我的。
刚开始工作的几天,我每天都在紧张中度过。当时我还住在学校,离公司很远,因为面试来得太容易,所以总有些不安――公司会不会太low。所以一直没有在公司附近稳定下来,每天在路上大概花三个小时,因为对工作的不熟悉,加班更是常有的事,每天都拖着无比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偶尔站在地铁上都能睡着。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从学校走入社会,似乎总是停留在学生的思维,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工作。比如工作第一天,同事约我吃饭,然而我就是那样一个矫情的人,觉得不是特别熟,宁可一个人点外卖也不愿和初次见面的人坐一起吃饭,总觉得会为了找话题而尴尬。
只是我不知道同事间的情义便是从饭桌上建立的,你无法判定和别人的感情是出于利益还是出于排遣孤独。但如果你给人的印象是不合群,那么在一开始的一段时间,你会觉得什么都不在状态。
一个月前,如果有人和我谈职业规划什么的,我绝对会自动屏蔽,以为不过是变相的心灵鸡汤。然而,现在如果让我重回大学,我一定会利用每个假期多多实习,一定会好好问问自己,怎样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工作一个月后,有一句话形容自己的感受最为贴切――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我忍不住想问问自己,大学的四年,我究竟在干什么。看了许多小说,听了许多故事,知道了许多大道理,但有什么卵用。专业技能没有学到一丢丢,反而学到了文人的一股清高劲儿和放浪形骸。当别人忙着报社团参加各种活动时,我还沉浸在包法利夫人绝望的爱情之中。当别人忙着谈恋爱利用假期实习的时候,我还陶醉在美食与深爱的床上享受触手可及的安逸。
大学四年就这样在我的指缝间偷偷溜走,从来没有想过,要不要学点儿什么让自己更有价值。我也从来不曾问过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我以为我喜欢文字,但却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文人的清贫。我以为自己喜欢读书,但在生活的忙碌之中,我还是会忘了初心。
在学校的时候,习惯了依赖别人。计算机软件不会,不要紧,找室友。ppt做不出来,没关系,有大神在呢。考试一脸懵逼,急什么,老师不是会划重点嘛。就这样,离开大学时,除了一颗渐渐退化的脑袋瓜,什么也没带走。更让人着急的是,大把大把的闲时伤春悲秋,一场正儿八经的恋爱却不曾谈过。想来我大学,脑子里进的都是水。
可是工作毕竟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职能,即便有不懂,问问度娘就能解决的,就不要去麻烦别人了吧。虽然孔子大人曾说:我们要不耻下问,但问问题好歹也得它是个问题吧。遇上比较好的同事,她可能帮你看一看,遇上不那么好说的,那就尴尬了。
然而,你无法抱怨这个社会残酷人情冷漠。毕竟,生活就是一个欺弱畏强的老司机。如果你是一颗玻璃心,或许考研是更好的选择。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然而,当你一无所长,空有一张脸蛋儿,在一群大咖面前,反而会是一件让人尴尬的事。在这个时代,长得漂亮,并不难,但活得漂亮才难呢。
刚入职的一个星期,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在各种难堪中度过。交上的文案策划一次次被否决,标题不够吸引人,文字太过小清新,公司产品没有突出……每一次改稿,心里倍受打击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自己的无知。那个星期,看了策划书,广告书,连新闻写作也在看,关注了各种大微,研究怎么吸粉。
那几天虽然累,但却觉得很充实。再到后来,写出来的文案,终于不用被改稿,排版软件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工作渐渐顺手了。那颗文艺的心又开始躁动了,工作一个月后,忽然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看似在写文案,其实原创的东西并不多,标题蹭蹭热点,格式可以借鉴。文案主要针对中老年的养生,空有一颗原创的心,想想也挺无奈。一天写个四五篇,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一天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不知道坚持下去,我能得到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一份工作,我还能从中得到什么?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沉浸在得到工作的喜悦,我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份工作。但工作一个月后,我并不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学,只是觉得在这份工作中,没有那样一股热情。我不知道,如果连热情都没有,我该怎样继续下去。
想了很多在我大学期间不曾想过的问题,虽然,我还是茫然地徘徊在路口不知何去何从。但我相信,这个世上,肯定有一份工作能让我从中感受到价值感与幸福感。正是为着那些无头厘的感觉,所以得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