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约
事件:
前些天,全网几乎都在为一位名叫“鹿道森”的25岁男孩哭泣。他是一位经历曲折又小有名气的独立摄影师,在微博上拥有十万粉丝,他的摄影作品也被人赞誉为“灵气十足”。然而,就在今年11月28日这一天,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突然发布了一封“遗书”,随后就失联了。
接下来数日,全网都在寻找鹿道森。但不幸的是,12月1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确认“鹿道森”跳海自杀,其遗体已被打捞上岸。
影响:
在鹿道森失联的那几天,有无数网友涌到他的微博下方留言,希望他能够及早现身。当失联变为自杀的噩耗传来,鹿道森的悲剧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而他的那五千字遗书,也成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物件”,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微评:
人们实在想不通,这个看上去阳光洒脱的大男孩,为何会以这种令人心碎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在他的遗书里,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
其中,“留守儿童”“校园霸凌经历者”这两个词分外刺眼。有人说把这些残忍的标签串联起来,足以拼凑出“鹿道森”那个残缺、悲凉的人生。
对于“校园霸凌”这个词,大家也许并不陌生,近年来媒体上时不时冒出相关新闻,足以说明这个现象的严峻性。而鹿道森的童年、少年就生活在校园霸凌的阴影之下,被逼下跪,被各种人格侮辱,他幼小的心灵不知受到多深的创伤,以至于他长大后依然念念不忘,甚至在遗书里发出这样的呼吁:“请停止校园霸凌吧”。
更为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并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保护、救援和关爱,父母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家里没钱”,此外,他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对其身体和语言上的暴力。
九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亲要求才上三年级的他去做四年级的题目。当他做不出来时,父亲狠狠地用穿着皮鞋的脚踹他。就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丝毫打动不了父亲。再以后父母外出务工,把他寄放在亲戚家里,对他的内心世界从来不闻不问。
鹿道森写道:“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从未感受到过家的温暖,我的生命好像一直在逃离,只因数年来我的伤口从未愈合,新伤旧伤早已让我痛苦不已。”可以说,他的生命,从童年起就已埋下了不幸的种子,缺乏温暖的家庭,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以至于在遗书里,鹿道森对父母没有丝毫的留恋,唯独对曾给他一抹温暖的外婆表达了深深地怀念……
所以,从小缺乏家庭关爱的鹿道森,长大后又在事业上屡屡不顺时,所有的伤痛最终叠加在一起,把不堪重负的他压垮。
鹿道森的故事让笔者想起,早在一百年前,鲁迅先生便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这一呐喊至今响彻耳旁。但从何做起呢?
我想起一处经文:“儿女是ye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 127:3)儿女不是父母可以随意处置的“私有财产”,而是那位至高者所赐的“产业”——要求做父母的用心、用爱去经营,而不是把孩子当做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即当孩子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就对孩子宠爱得不得了,当孩子达不到时,又对孩子充满愤怒。这不是做父母应有的样子!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在痛苦挣扎的鹿道森,他们还活在不幸童年的阴影下。但是,鹿道森悲剧最刺痛我们、也最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也许是家庭的问题。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父母,请多爱你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多么需要你们的关爱和陪伴呀!尤其是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只有你们可以为他们撑起一顶温暖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