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回到母校,依然是熟悉的感觉。
提到大学,其实是有点自卑的,因为虽然在一所本市较好的大学里,却不是正经的“本科”,因为我们就是别人嘴里的三本生!
我曾经一度害怕别人问我哪个学校的呀?不知道怎么回答,回答商务学院,但是却不在武宿校区,为什么和一本生混在一起上学呢?除了毕业证不一样,其他住宿、老师、教室都是一样的,连期末考试题都是一样的,难道就是为了满足小小的虚荣心吗?
本年度高考刚刚结束,又引发了一波回忆,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上高中那年。。。。。。
我出生在农村,那年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什么学区房,什么重点学校,连我喜欢画画,我妈都没钱没条件送我去少年宫,在我们小学,我就是那种年年拿三好学生,第一批戴红领巾的小孩,学校离家三分钟路程,大喇叭里说啥我妈在院子里都能听的一清二楚!到了初中,我没有那么学习好了,但是也不差,中考记得是510多分,考上了一所高中,然后我妈觉得村里能考上高中的孩子都特牛,她自己出门脸上都沾光。
然后,万恶的高中开始了,后来才知道你仅仅是上了一所普通中学,天外有人,从村里出去,虽然也不是市里,但是就觉得身边人都说普通话,那种幸福感,一度令我着迷,虽然离家不是特别远,但我果断的选择了住校,我应该是住校生里路程最短的人了。然后发现,高中课程太难了,几次模拟考试都是500分左右,因为我妈没文化,不知道高考总分是多少,一直觉得我考的是高分,肯定能上大学!然后村里人都对我刮目相看,那段时间压力太大了,至今我依然记得某次考试后和她大吵一架,告诉她我学习没那么好,学校也没那么好,我上不了大学,不要再出去逢人就夸我了!然后她真的再也没和我说过关于学习的事。
再之后高考,我仔细算过最好成绩不过也是勉强二本达线,但是因为数学失利,最终440多分,填报志愿的时候,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能报三本”“三本是什么本呢?没听过啊”“就是学费特别高,学历只在省内承认”“你考虑吧,你想上啥都支持你”“学费一年一万多呢”“你想不想上?”“想上”“那就报吧!你自己考虑清楚就行”
之后就上了。。。
虽然向往的大学生活确实不后悔,但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到大学毕业想着考研吧,努力努力争取改变一下,堂堂正正一点,突然就发现自己其实学习的能力已经到这了,考研班学费也交了,暑假准备刻苦一下,但是课程听的一头雾水,我的亲哥打来电话说报名了学车本,钱已经交了,让我自己去,二话不说暑假把车本考了!至此刚萌芽的考研之路断送了!
现在回想,觉得能学习真的太好了,是不是都特别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当自己的孩子开始经历这些的时候,总觉得似曾相识,也许又需要轮回一圈,只希望他能比我珍惜一些学校的时光,努力实现自己的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