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3,798艺术区“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 Heart of the Tin Man参观记。
这次美术展是在一位同学的推荐下去看的。这是一场装置艺术展,有很丰富的体验。而且由于这次展是有鲜明的主题,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收集的作品,所以整个场馆的12件作品有着共同的主题,整体一气呵成,相比下午看的“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这种零散的作品合集要好很多。整套作品中有给我感受很深的,也有不明所以的,我在这里都谈一谈,不妄求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只是单纯地想记录下这次观展的体验。
网上有一个这次展的视频简介,拍的非常好,精华都在视频中,没能去成的小伙伴可以看看:ActionMedia速写 《锡人的心脏》木木美术馆
当然可以的话我还是强烈建议去现场体验一番,因为很多展品是必须在现场感受的(只是门票要60有一点小贵= =)
想必第一次看到展名的人都会好奇这个“锡人”是什么意思?展的介绍告诉我们,锡人(the Tin Man)是《绿野仙踪》童话里面的锡人:半人半机械,他认为自己没有爱心,所以要找回自己的心脏。一入场馆要穿过一个长廊,尽头是一个电视,循环播放着《绿野仙踪》里面锡人的一段:锡人的台词是“我将能保持青春及活力充沛,而且我还会拉上拉链把它藏起来,如果我有一颗心”。
为什么是锡人的心脏?锡人表达的是什么含义?我一开始的感悟是:锡人是一个半机械半人的存在,而这次展的主题就是反应我们现代的科技生活,我们就好像是锡人,已经和身边的电子产品融为了一体。对此我深有感悟。我一个舍友天天几乎目不离屏幕,一个彻彻底底的屏奴,其他人都吐槽他是屏幕连体婴。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公交车上、地铁站、电梯里,我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手机的几英寸的屏幕,通过这小小的方寸一块,我似乎能与另外一个世界链接对话,投射自我。我也曾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夸张的表达了手机对我的重要性(这是手机聊天的记录):
我:不行你等我一会,我拿一下充电宝再出去
同学:拿什么充电宝啊,快来不及了
我:不行,手机可是我的大半个灵魂啊?怎么能让他半路就弃我而去
同学:没手机你能死吗?
我:确实不会死,但我的灵魂会褪色,会变得苍白
同学:……
同学:你灵魂什么颜色的
我:当然是绚烂的七彩啊[emoji“笑哭”见下图]
同学:……
手机有我的大半个灵魂,这话一点不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锡人。
回来我又去官博(微博@M_WOODS木木美术馆)里面策展人黄勖夫的介绍,他是这样解读锡人这个想法的:
“锡人就是《绿野仙踪》里面的铁皮人,这是我对后现代艺术的一个感悟。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网络,被科技环绕的世界。渐渐地大家对生活上的各种感官就会被慢慢的销蚀掉。这些艺术家虽然作品都有和科技,和网络有一个对话;或者是去表达科技和网络,但是艺术本身是让人们去找回自己的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官,感情等等感性的东西……”
这一番解释下来,我又理解了一些:不光是锡人这个半机械半人的类比,还暗含了锡人他只有金属的皮肤,眼睛,感官受阻不灵活的隐喻,我们现在的生活科技,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我们的感官:相机手机充当眼睛去观察,互联网把世界的风景送到眼前,耳机音响听筒是我们耳听八方的工具,手指在触屏上的滑动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触觉,甚至味觉的享受都要比手机品尝食物要晚上一步……科技无处不在升级、弥补、扩张;却又替代、绑架、模糊我们的感官。能够想象,以后VR等高科技产生会更加模糊感官的界限。这样一想,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说这次装置艺术展是一次感官的体验。
我们就是现代的锡人,我们的心脏又在何处?是在网络和科技的洪流中散失,还是形散神合的聚集在虚和实交互的世界?这些问题,就是这次展品的艺术家们,想要表达主题。
再贴一些网上的相关介绍帮助理解:
“当互联网和电子屏幕早已成为我们感觉和认知的基础。当下的我们,如何与这个被互联网和消费主义覆盖的世界共存和相处?如何在虚拟的重重图像中适应新的物性转移?或人性转移?选择屏幕,还是现实?选择快照,还是写字?选择眼睛,还是思维?选择算法,还是情绪?选择非物质非实在?还是选择灵修?或是,我们身处的一切,事实上就是灵修。”
——dadi 展讯 “锡人的心脏”网络艺术群展 Web 摩登氧分 17.6.29.发布 于17.7.24.引用 http://www.moderno2.com/?p=46965
“在本次于木木美术馆举办的‘锡人的心脏’中,仅通过此标题,便可以轻易地感受到本次展览策展人、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黄勖夫的意图与目的——在数字化生存时代,面对网络中飘忽不定的对象与概念,人如何在这一片充满变化的混沌中放置自己的内心、身份及位置?而更具象地说,半人半金属的锡人,不就像是如今被肉身和数字碎片所构成的当代人吗?在这个个人身份难以被简单的固有概念所定义的时代,人,又如何自处?”
——“锡人的心脏”——无论在不在木木美术馆 我们都是“锡人” Web凤凰艺术 17.7.3发布,于17.7.24.引用,http://art.ifeng.com/2017/0703/3352489.shtml
做好了铺垫,我们来看看这次的12件作品。(顺便一提,这次展览由于主要是装置艺术,我大多时间都用来感受体验了,所以照片记录没有拍太多,只能先说抱歉了。。。)
一进门的展,是一排画着声波的挡板。角落处一个音响,不断循环播放着一段声音:先是一个男声说着:“I was(我)…”,然后声音被掐掉,出现漫长的噪音,接着再次循环。
介绍说的是作品的一种解读。讲解人员又有一定的补充:
“我们都觉得声音是能体现人情绪的东西,非常的感性,而艺术家受到自身经历的启发:欧洲接纳难民的时候,要求每个难民都要在测谎仪前监测。通过测谎仪,声音可以被机器重编,显示,从而变得理性化,教条化。艺术家的这一组作品,全是自己绘制的,并不是真的声波。他想表达的是这同一个声音却可以有7种声波的解读,仿佛是说着测谎仪的结果并不完全去决定于所说的人,而是受控于所听到的人(就像声波全是艺术家画上去的)。透过声波的表象之下,确实机器的结果是被操控的事实,就像那些难民的命运,是被决定好了的。”
无论是从语调上,还是措辞上,声音都是私人化、特异性强而感性的东西,而测谎仪的出现使得声音也变得可以度量。声音本身的波动性质,在科技的帮助下成为了一种可检测的工具,这确实是好事,使得人们能勘破语言的伪装,刺探真相。但是艺术家对此有了担忧:测谎仪的数据是真的真实可靠的吗?我们真的要完全抛弃所闻,而去相信一个可以被轻易做手脚的机器吗?这一次,在听觉上,科技的感官和自身的感官,出现了冲突。艺术家用了一个很“俗套”的装置“测谎仪”的隐喻,表达了对声音这一感官的现代特有的担忧:为什么只去相信冷冰冰的机器,而不去相信面前的这个活生生的人呢?
嘛,剩下的11个,以后再谈 = =
Tbc……
【我还以为我今天能一口气写完……结果发现想要说的太多了……这都挖了多少个坑了= = ,只能说每一个展都有丰富的内涵,值得多多回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