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是目前知识创业界的大神,一场跨年演讲就能吸引几十万人同时在线围观,可他眼里的知识大神却是吴伯凡。
吴伯凡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一个微胖眼小的老男人,爱读书,记性好,抄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却能把神学、哲学、财经、生活的任督二脉打通。
和梁冬做的“冬吴相对论”一度成为很多人的精神鸦片,在“得到”开设的专栏“伯凡.日知录”,目前订阅人数接近5万,光在得到上的年收入就近600万以上。
知识改变命运,在这个知识付费时代,让一群读书人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如果你也想多读书,但是却苦于不知道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推荐你看《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不仅教你怎么读,如何记,还能将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
01
怎么读
有目的:
心理学上有个吸引力定律,据说当你想买一辆黄色的车,会发现路上黄色的车莫名多起来;当你想怀孕的时候,会发现路上走着的孕妇突然多了起来。
吸引力定律的原理在于:你的思想、你的感觉和你所面对的现实,他们之间是一致的。
所以拿到一本书,先花5-10分钟来思考看这本书的目的。当我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时,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那些你想要搜索的信息上。
然后快速浏览,重点看书的序言、目录、后记,这样可以让你迅速明白该书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主要论据。
会提问:
概览全书后,花上5-10分钟来提出问题,比如:“本书最重要的三点是什么”、“那些信息对达成目标有帮助”、“哪些内容对下次写作或演讲有用”等等。
时间意识:
读书,一定要有时间意识,比如在固定读书时间,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八法则:
一本少则十来万字,多则几十万字的书,想要掌握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用二八原则来做取舍。
一本书里重要的内容通常集中在20%,在这20%里再挑选出最最重要的20%,你会发现一本200页的书,最重要的也不过是8页而已。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重要的内容就是那二十八个字: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终效、不断更新。
“输出”意识:
想要阅读有效率,还得有“输出”意识,向家人朋友转述书中内容和写书评都是“输出”好办法,教是最好的学,当你能把一本书向别人表达清楚明白,自己也就更好地掌握了它。
阅读是个终生习惯,不仅多读还要什么都读,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大象蚂蚁,什么都可以读。
02
如何记
很多人发现书读得不少,但是记住的不多,Why?
如果读完没留下记忆,这和没读过是一样。
为把握全书和巩固记忆,不仅要多复习,还要懂得做笔记。
大岩俊之推荐两种笔记方法:摘抄和思维导图。
关于摘抄,可以在摘抄原文的同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以后回顾的时候不仅能看到作者原文,还能看到自己当时想法。
而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整理思路,大幅度提高构思水平,学会总结和取舍,同时也能提高记忆力,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一目了然从一张图上看到整本书的架构。
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也可以下载各种APP来做。
我自己是两个方法都在交替使用,看完一本书,找画思维导图,把握书本主脉络,然后把最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方便随手翻,常复习。
03
付诸行动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这是清代文学家张潮对读书的总结。
为解决行动难的问题,大岩俊之列出三个具体步骤。
步骤一:确立行动目标
读书,能将书上知识付诸行动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在具体行动前,明确行动目标是首选,最好将行动目标用“何事、何时、多少”等具体数字来表示。
比如看完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我给自己设定的行动目标就是:一周看一本书,同时完成一篇书评。
步骤二:想象达成目标的样子
为了鼓励自己坚持写下去,事先我会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一周一本书,一年就能看52本书,拥有52篇书评,如果再将其付诸知识付诸行动,一年后的自己一定比现在更自信、更智慧通达。
步骤三:找到现实是目标的差距,细分小步骤
明确现在的位置就知道自己与行动目标的差距,然后找出填补差距的具体方案。
最好能列出5个以上具体方案,在这些方案里,选出一个最想做的,再将它细分成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立即去完成。
比如我现在的状态是十天完成一篇书评,要想达到一周一篇的目标,就得在以下这些方面做调整:增加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时的专注度、做好笔记、固定写作时间、向书评大咖学习写作方法等。
经过思考,发现此时最需要是增加阅读时间,于是决定上班路上不再刷手机,改为看书。试行几天,发下很有效,上下班路上看两小时书,回家就可以直接写了。
“我这辈子遇到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人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这是查理.芒格对巴菲特的评价。
巴菲特的成就当然不能仅仅归功于于读书多这单方面原因,但是他读过的那些书一定让他在股市上如虎添翼。
有道是:不怕别人比你聪明,就怕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现在的我们,或许刚从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起步,在以后的阅读和生活中一点点践行这样的方法,相信一年、两年、若干年后,你会感谢今天迈出的第一步。
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书绝缘的那一刻;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从“爱书如命”的那一刻算起。
愿你学会如何阅读,并就此爱上阅读!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