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时间,看了《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第四季第一集,便被其中的一句话吸引,如果植物世界(包括动物世界)都能具备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当然不谈论到具体能力层次),那么人类区别与其他物种很重要的一个不同便是自我意识了,于是我陷入思考,究竟什么才能算的上是自我意识?如果说以上解决问题,处理环境不能算在其内。
首先,从自身探索,我觉得这很悲哀,我感觉就人类目前的技术, 我是无法通过第三视角看完全看清楚自己,照片和影像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失真,或者镜像成像带来的视角,光源偏差。我突然想到,当动物在镜子中发现自己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观察镜子中的东西,是否对自己没有危害或者攻击性,动物会自然做出防戒准备,或者是攻击动作,已探测对手的反应,发现没有危害了便会自行走开,而人类不同,在发现无害后,更多的是懂得运用工具来对自我审美得认识,这样看来,对于审美,对于美,难道是自我认识得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我,我从不觉得对于人得审美有那么重要,可是这是自相矛盾得,因为我觉得我有严重的外貌协会,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学习美,学习审美,可是从我的教育里,是没有人来指导我们的?美,是一个定义或者是范围,审美应该是作为审视评判的标准,是为人类群体性服务的维度(比如话语权,观念统治),如果说美是一种心灵上感受,自由度,那么审美对于美不就成了制约了?(美学是哲学上的一个分支,我觉得可以找找看其他材料,研究一下)
自我意识会不断完善,不断变复杂?自我意识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做归类的过程,认识自己性别,年龄,年代(00后),视乎觉得这一切都是人类语言逻辑的悲哀,语言逻辑中的定语,就是不断贴标签,划边界的过程(当然有些边界需要模糊,有些边界需要清晰,而有些清晰的边界比如性别,就在历史的演化中慢慢模糊化来,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理解别人,是保持与环境中人群这一分支互动的最有效最容易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周围的环境分类:人(语言,食物)+空间+时间+空气+湿度+。。。)
最终自我概念会形成,也就是说孩子会学会用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自己的特质和能力来定义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