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读《运营之光》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本文的3个结构:
1.运营是什么?
2.运营岗位有哪些职能岗位?
3.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
运营是个什么框?
互联网是由人组成的,一个人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可以组成网,人越多网越大。用户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经济因为有用户的深度参与而变得格外不同,用户使用时间越多,流量也就越多,你的产品价值就会更大,比如更容易接广告。
并且同一张网内的用户是社交关系,彼此相互影响,能够为产品提出很多建议。
这是在以往传统经济中不敢去想象的,用户能够像现在一样直接与产品产生联系,而这正是每一个产品经理都渴望的,即与用户发生关系,那么所谓的“运营”是帮助用户更好地与产品建立关系所使用的干预手段,这是宏观上的理解。
微观上的理解指的是平时的工作内容,比如拉新-留存-促活跃-防流失,把能提高用户体验的干预手段落地。
不同的运营岗位他们所用的落地手段也是不同的。
运营的4个职能划分
1.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围绕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搭建出一个良性的循环,比如知乎,它的内容生产就是回答问题的人,内容消费就是看问题的人,回答问题的人需要有人来看,看问题的人需要有人来答,一方高一方低都是不好的事情,两者之间要达成一种循环和平衡。
内容运营要做的工作是对内容质量进行筛选,保障优质内容的生产,提高阅读量,用户传播量。
2.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故名思意,就是围绕着用户来做,拉新-留存-促活跃-防流失,按着这个用户路径来搭建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案。
用户运营,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活跃用户,听取用户反馈。活跃用户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和用户聊天,用新媒体做活动抛话题。
它的核心是用户从哪来-如何维护关系-如何活跃用户-如何管理大量用户-如何防止流失。
3.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指的是围绕一个活动所作一系列策划,准备,让活动能够顺利落地,按计划推进。
一般来说做活动属于互联网运营的必备技能,是必须会的,不会单独设置这个岗位,那么会设置活动运营岗位的单位一般情况是公司活动复杂需要专门的部门操盘,二是公司运营需要不断做活动来推进,比如每年的双11,双12,工作量大,需要设置专人。
4.产品运营
围绕着产品本身,通过运营手段来解决产品的需求,比如装机量,下载量。
还有一些运营岗位,它们不属于4大职能部门之中,但也至关重要,是整个运营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媒体运营
自媒体的兴起,比如微信公众号,它们带来了新的岗位,自媒体运营岗位的工作职责有内容制造,用户拉新,用户活跃,话题活跃,并做好推广,必要时做活动。这么看来新媒体运营多多少少结合了上诉4个运营职能的工作内容,它要求你不管是那个方面多少都要懂一点。
一家运营公式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运营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这4步:制定策略,规划工作,执行落地,分析数据
制定策略
我们的运营目标是什么,是增加订单量,还是获得更多的粉丝量,这个是核心,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围绕着目标来做工作。
规划工作
那么根据这个目标,划分达成路径,比如我的目标是卖课程,那我的达成路径就是发布资料-用户获取资料-用户购买,根据这个路径我要做一些资源分配,这个路径里面关键的是如何让用户购买,让用户对课程感兴趣,那我就增加一些市面上没有的课程,根据这个方向来做一些规划。
执行落地
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规划,就是增加课程的类别,那我就要开始落实到实处了,可以通过文案,活动,时间传播,用户维系来达成。
分析数据
每一次发布文案,做活动,都要收集这些数据,分析数据和用户反馈,从数据中寻找问题,找出原因,代入到下一轮的工作中。
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
运营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更好的去使用产品,那么运营是围绕着产品的,所谓产品不够运营凑,运营似乎是为了产品而生的,产品起主导作用。
但事实上两者都是相等的,要通力合作,没有谁比谁重要的说法。
一款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慢慢出现的,是长期的。比如新浪微博,虽然它非常的火爆,也确实足够有趣,140个字很有效的利用了碎片化时间,但一个新用户第一次进入新浪微博时,他的流失率是高的惊人的,面对一个陌生的界面,用户不知道从何处做起,就很容易离开,如果你一味的去告诉用户,这个网站很有趣的,只需要140字就能发布一条内容,那用户还是会离开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运营来对用户做引导了,推荐用户关注一些有趣的大V,主页面就会有内容来填充,而不是空白一片。那么运营的意义就在于:提高用户的短期体验,慢慢引导到长期体验。
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一个人能独揽全局,团结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到更高的局面。运营在前线,每天和用户打交道,他们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产品更好的发展,产品在后台,他们能够不断完善产品的缺陷,让运营在围绕着自己转的时候,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