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儿童文学起源
儿童文学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它来自历史叙事,神话和民间传说,并且表现出对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关注。那里有上帝,诸神,妖魔和巫术,他们的行为复杂而滑稽,总是灌输各种道德行为的思想,从而塑造良善之人,这些就是儿童文学的迷人之处,为之后的文学类型奠定了基础。
伟大的叙事作品是我们共同分享的世界遗产的一个部分,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进行对话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变得更加灿烂夺目。
儿童文学关注的焦点,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社会、文化和语言对认知和成熟的影响。
由于文学是由特定时期的文化习俗和思想塑造而成,因此,文学并不能简明清晰地向所有观众表达意义,而且,还可能被生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人们误解,因此,学者们努力了解并阐明文学作品之意义的创作和接受语境,把一部作品从一种文化介绍到另一种文化中,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艺术的关键作用即在此,大部分潜在读者对文学中的时间和地点感到陌生,这种陌生感恰恰激发读者超越他们熟悉的思考模式和结构,进而唤起读者以不同的眼光兴致勃勃的进行细腻的阐释。(可作为莎士比亚的一个学习理论依据)
导论:儿童文学的主体。
故事,据说和面包一样古老,我喜欢这个比喻,因为,它把故事与某种对于我们的生存就像食物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故事也产生自随手可得的简单材料,但却因为环境,讲述者,以及听者的不同而变换着形态,就像面包,运用一些简单的配料,日常食用,通常简易,但是在特定时期,会较为复杂考究。
这种关联确实很贴切,隐含着丰富的暗示,但我认为,我们应警惕潜藏其中的一种错误两分法,即面包滋养身体,故事滋养心灵,相反,我们应牢记,正如较之身体,好的面包往往能给予心灵更多的滋养和勇气,故事也能对身体的成长,塑形,以及意识需求和欲望,甚至对于一个人的全部,产生深刻的作用,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听故事,我们沉浸在故事中,故事哺育了我们,我们得以弄懂这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取那些讲给我们听的故事,故事摹造我们降生其中的世界,故事用条理分明的意象有效地取代了现实世界的恐怖和无常,这些意象使我们确信世界是可驾驭的,在建构这样一个世界的过程中,故事也建构了作为其中的存在者的我们,然后我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故事以及我们文化的叙述模式,塑造出一个自我。
我们儿童时期所读或所听的故事确立了我们最初的存在关系,同时也塑形了我们的主体。
按照拉康的观点,主体是语言的结果,这暗示着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主体,语言是拉康最看重的符号表述系统,而我认为,从一开始就不应忘记,视觉或意象表述也是建构我们存在的本质要素。虽然我们生来就具有所谓的本体感受自我~~一种能通过感官意识到自身空间位置并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判断其周边物体物理性质的自我,我们却没有认知定心原则来组织感官知觉,直到我们开始运用视觉和语词表述,我们才能使那些感官认识变得有意义并协调一致。
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婴儿被团团包围在漩涡般的语言和意象之中,其父母和兄弟姐妹,读书声,说话声,嘈杂声,电台广播,电视,色彩,图画,衣服和墙上的图案等等,这个混沌体对婴儿来说毫无意义,但却以其节奏,音律,以及光和形的跃动,积极的建构着婴儿的主体,他开始感知到因果关系,感知到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如何令事情发生,于是,他变得善于模仿,先是语言的的声调节奏,接着是语词,终于她开始发出算是有意义的话语,同样的,他根据所看到的意象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先是模仿,而后是自发且富有意义的表演和交流,他探究视觉意象,并通过明显的偏爱暗示及识别其世界中真实物体的图画表述来指派意象的价值和意义,在婴儿18个月大以前,他甚至把镜子里的自己也认作意象。
因此,拉康认为,随着进入语言,或者更确切的说,随着进入文化编码的表述系统,婴儿成为一个主体,然而,尽管此时他能在一种表述系统中作为主体,进行自我体认和自我表达,但那种表述系统仍是他者的,是他所接受的一种外部事物,因此,能动与从属共鸣在主体一词中。主体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它具有能动力和责任能力,但同时也受外部规则和律法的束缚,以及自身无意识进程的制约,我要强调,它也受制于环境的作用力,并在许多方面受限于其时代和文化可能性,虽然它具有一些力量去改变并发展那些可能性。因此,拉康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主体,有别于强调选择,个体自主及共识普遍性的心理学自我或个体概念,拉康主体的不同点,在于其对无意识语言本质的强调,而语言本质令无意识具有超个体性,并被置于历史和文化之中,因而主体需在特定文化的语言和意象中发现并创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