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一位老师聊起一个简单却生僻的字:亖,顺手梳理一下。草草为之,但愿是说明白了。
缘起:
齐白石有幅画,落款写着“白石老人九十亖岁作于京华”。“九十亖”即“九十四”,那么白石老人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写,篇要写成两个“二”叠加在一起?据云,有文章说他忌讳“四”与“死”同音,常常用四个一来表达“四”字。这种避讳论调,其实是对古文字认识不足,我未敢苟同。
那么,我们从“亖”字说起。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
“四,陰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亖,籒文四。”
很明显,以许慎所见,籒文将“四”写作四横。“亖”字古已有之。
为什么这样写呢?
清代朴学大使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亖,籒文四。此算法之二二如四也。二字两畫均長,則亖字亦四畫均長。今人作篆多誤。
段氏观点,可简单归纳为两条:
1.理由:二二得四,两个“二”写在一起表示“四”。
2.写法:篆书的“二”是两横等长(上短下长为“上”,)所以篆书“亖”必需四画均长。
考之大篆,比比皆是。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重器皆然。
然而,从汉隶开始,“二”便定型为上短下长(为便区分,“上”亦加了笔画,写作“上”),后世再有将“四”写作四横的,也便习惯于分出长短,写作“亖”,历代好古之人(特别是金石学者)常见,齐白石写法亦如此。
康熙字典则明确将“亖”楷化。
由此可见,“亖”的字形渊源有自,读作sì,意与“四”同,可视为异体字。学者、书画家喜欢写作“亖”,或可视为好古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