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觉得自己有拖延症:主要表现在总是不会马上行动,总觉得deadline前完成就OK。
今天遇到一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任务困难下,才想要回避,也就形成了“拖延”。
客观上,任何工作(或者说任务)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简单的和难的。换言之,就是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和需要其他帮助才能完成的。
深度思考一下,任务困难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任务本身难或者一个人主观上不喜欢的原因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尝试,没有给自己一个相信的机会。举个例子,我们基本不会喜欢学的特别差科目,比如我,小时候就从没学过语文,不会写作,也不背文章,当然不会喜欢语文。长大后,看到别人引经据典的时候,我不由得崇拜和向往,自己开始阅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语文没那么难,没那么讨厌,反而还有点小可爱,相见恨晚。
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拥抱困难,解决未知,扩大我们的能力成熟空间。这里,我把了解一个“新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长度,把了解“新知”范围称为宽度,把在“新知”的深度称为高度。那么怎么拓展长宽高,克服“拖延”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本身的工作属性导致我每天都需要了解新的业务逻辑,今天我用自己的办法实践了一下:1、从他人繁琐的叙述中分类提炼主要业务点;2、联系生活实践,想这些业务逻辑产生的来源,并把它讲述成一个个小故事,写下来;3、把所有的小故事合并,最后提炼到30字以内。我今天的最后一句话如下:「行程规划后,不影响下单产品属性(有无或者多少)范围内,可任意更改」。
由此可见,新知大都是简单的,可以逐级演变成已知的。只要我们去“拥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