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上大二,家在新疆。
从每次放假对于时间或是银行卡上的数字都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减损,有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这个抉择——要么三天,要么三千。路途遥远,自然更显珍贵,但是珍贵的保质期每个假期都不一样。
放假回家后的生活基本都是例行公事,三个假期都没有什么不同,在回家的漫长旅途上,看着书包里从图书馆里借的严肃书籍,心里格外踏实又期待规划着这个假期要怎么样努力的提升自己,怎么样的改头换面,在爸爸妈妈的盛情接站后,在家吃香喝辣冬眠两天,再天天去叫做九公里的戈壁滩练车,考驾照,练车的日子基本也就只有练车,夏天回来后如果妈妈不在,就抱着半个冰镇的西瓜坐在地上看电视一勺一勺的认真吃完,冬天回来后会立马脱光所有衣服,像个蚯蚓钻到被窝里,把自己卷起来感受着两条腿和脚丫的冰凉,不用一会儿我就会迷迷糊糊的睡着,到晚上再醒来吃个晚饭和爸爸抢遥控器,和妈妈胡闹,聊天,便又该睡去。
在家的时候,我常常会因为自己懒惰,拖延而内心充满担忧和自责。但是对于他们我总是看上去很开心,这样绷着不用多久我就撑不住了,会和他们吵起来,我没有朋友,勤快时就会写在日记里把情绪宣泄出来,有时不愿动笔就会让当时的事情默默过去,我很清楚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之前的假期真的都是这样过的,感觉好像是充满了消极的情绪。
问题的根源是我自己,我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对于家庭希望可以换新房子,买新车,因为回新疆后,同学家条件都很好,因为城市的扩大,他们大多都搬了新家,家里也都换了新车,对于学校,高考的失败的阴影我似乎从未真正的走出来,以为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包括每次给自己定的假期计划,几乎就是包罗万象,又要练口语,也要练书法,素描,吉他,口琴,看书,写日记。我就像是一只贪婪的貔貅,还有一颗狼子野心。但是不管是一个人的改变还是一个家庭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两个月可以做的到的,但是却要每朝每夕都去试试,记得去年十一月十三日那天,我高二买的一个日记本终于写完的时候,我几乎是哭着睡着的,因为我终于靠自己坚持做完了一件事,虽然用了三年。日记本上最后一句话我抄了一句影评 颓靡被慢慢抹去的疼痛感是一点点磨去的,不是快刀一削,然后重新做人。
对啊,或许我该学着重新做人。两天去一次健身房时,我不再去称体重了,只是等到汗能流到眼睛里时就去拉伸再洗澡再去蒸很久的热气,期末复习的时候我还是偷空把《万历十五年》看完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没看透,回来时我还是又借了一遍,还有之前只囫囵吞枣看过一遍的书们。回来了以后我还是会常常恍惚度日,但是还是每天要看带回来的书,哪怕只有两行。自考还有八门考完,快的话估计下学期就能考完,或者是大三上学期结束,斟酌着考研的专业,生活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进发。
自己犯过的错,闯过的祸渐渐都要自己去负责,自己炸的坑自己埋,缺什么就补什么,长胖了就减肥,自己得拉自己一把,你可不是一个人,你还有爸妈要好好照顾呢,自己得拉自己一把。